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三八章 成为神灵的条件
    “慧能见过师兄!”
    慧能合什一礼。
    陈萼目中现出讶色,代慧能问道:“太子爷前来是为何事?”
    弥勒佛祖哼了声,抚着大肚腩,向慧能笑道:“贫僧此来,是为接引师弟入灵山,授佛陀果位!”
    陈萼倒是有些佩服弥勒佛祖了,刚刚是谁下令,不让慧能进灵山的大门,还要将之打入三恶道?这是翻脸比翻书还快啊,不禁哈哈一笑:“慧能禅师已自证佛陀,哪里需要太子爷前来接引?”
    慧能也合什道:“贫僧的道,非灵山之道,师兄的好意贫僧心领了,请回罢。”
    弥勒佛祖脸一沉道:“师弟怎能说出这种话,你修的佛法难道不是源于灵山?生而为人,尚且不能忘本,自证佛陀,又怎能背祖忘典?”
    慧能道:“师兄言之有理,贫僧修的佛法源于灵山,但佛法不止于灵山,佛遍布虚空,无处不在,师弟唯愿探夺佛之真谛与本源,并无对灵山不敬之意。”
    弥勒佛祖的脸色有些不自然。
    陈萼大概看出名堂了,弥勒佛祖明知道对待慧能前倨后恭会惹人嘲笑,他当真不要脸么?
    显然不是,而是带着慧能回灵山,有益于他的禅宗,如果让慧能走掉,形同于禅宗在实质上的分裂,而慧能从一介凡人依靠顿悟自证成佛,意识着慧能的道要高于他的道,他的道并不完善。
    这对于弥勒佛祖是致命的,他是佛门的太子爷,慧能成道几乎断绝了他继位的可能,除非能把慧能请回去,与他的道相互结合。
    难怪如来佛祖与灵山诸佛按兵不动。
    慧能自证成佛,无意中牵扯进了佛门的内部争斗,有益于如来,同时再一步深入,假如弥勒佛祖失去了太子爷的位置,怕是连离开灵山都做不到,只要一露面,就会被天道摄走,化为养份。
    弥勒佛祖的眼神越发冷冰,一股浩瀚而又庞大的精神威压罩向慧能,显示出他作为顶尖大能的实力。
    陈萼本打算替慧能挡住,可是那威压靠近慧能时,又如春风化雨,消弥无踪。
    “咦?”
    陈萼轻咦一声,开启天道之眼看去。
    道德面板提示:观看无光之光,每秒一百万道德点,请问是否观看。
    “观看!”
    这次陈萼没有限定时间。
    就看到,慧能的皮肤上,密布不带能量的粒子,无边威压竟被粒子吸收殆尽。
    陈萼又想到了混沌,难道慧能一次顿悟,居然带有了混沌的特性?也是陈萼口中的神性。
    刹那间,陈萼满脸羡慕,虽然这一丝神性远不能与他观察到的神性粒子相比,却是表明慧能有成为混沌生灵的潜质,将来有资格踏足于混沌,超脱这片天地。
    诶?
    陈萼又想到,自己也吸收了一小部分不带能量的粒子,这是否意味着,自己也具备了些微的神性?
    陈萼迫切有种往混沌一游的想法。
    弥勒佛祖也没料到慧能无视自己的威压,让他直接对慧能动手,那是不可能的,只得气势一散,深深看着慧能道:“既然师弟不愿回灵山,还望好自为之。”
    说着,身形一闪,消失在远处。
    “多谢施主点化。”
    慧能向陈萼合什为礼。
    陈萼带着丝愧色道:“禅师不必谢我,说起来,还是我害的你……”
    慧能打断道:“施主不必再说,贫僧已洞悉了前因后果。”
    ‘嗯?如来观音还要掐指计算,换了小萼,连掐指计算都不会,这才是真正的佛陀啊!’
    陈萼眼神微缩,问道:“禅师不怪我?”
    慧能道:“世间一饮一啄,皆有前缘,佛家说,人有贪嗔痴三毒,贫僧自问不贪不嗔,却犯了痴毒,痴迷于佛法,身陷红尘,欲以一己之力,普渡众生,以致于陷入皇权争斗,被施主利用,整个白马寺遭了劫,这正是犯了痴毒的报应,幸得施主点醒贫僧,贫僧扪心自问,渡得了人,能渡得了人心么?方有此顿悟,只是贫僧仍有一事不解,人心是否真的无法可渡?”
    陈萼沉吟道:“禅师是在为难我啊,不过在我看来,没有谁是天生的恶人,再恶的人,都有一丝良知存在,倘若我是禅师,唯致良知也。”
    “致良知?”
    慧能喃喃。
    陈萼点头道:“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不假外力而向内索求,致是兼知兼行的过程,知是知是知非的知,因而也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即知行合一。”
    慧能的目中有智慧的光芒闪烁,沉默了许久,才叹息道:“知行合一,说易行难,三界谁又敢言自己知行合一?此法正如贫僧参的禅,渡己易,渡人难,夫渡人者,唯自渡也,施主以致良知求索,显是有大智慧之人,可是,苍生真的渡不得么?”
    陈萼暗道一声惭愧,真正有大智慧的,是王阳明啊,不过慧能有一句话没说错,致良知与禅宗一样,渡己易,渡人难。
    历史上在王阳明死后不足百年,心学就被玩烂了,成为朝堂政争的工具,凡打击异己,必指责对方道德不够,甚至明末武将吃了败仗,不从客观上找原因,文官反指责该武将道德不行。
    可这并不意味着心学就没有真材实料,归根到底,千人千面,万人万心,心学只是王阳明的心学,他人没有王阳明的心路历程,达不到王阳明的思想境界,对最核心的知行合一的认知有偏差,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
    这也是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局限性。
    就如理学,最开始也是伟光正的,却仍是不可避免的被人断章取义,成为束缚思想的工具。
    陈萼问道:“禅师可曾去过庐山?”
    慧能道:“庐山常有前代高僧结庐而居,贫僧曾踏遍遗迹,探寻先人之学。
    陈萼负手,昂然道:“我有一首诗,请禅师品鉴!”
    说着,便放声吟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慧能顿时浑身剧震,眼眸瞬间清明起来,刚要喧阿弥陀佛,又记起接引禁止他喧,忙合什道:“晨钟暮鼓名利客,经声佛号迷路人,贫僧明白了,自己尚且未能走出庐山,识其真面,还谈何引领别人出山,今与施主一言,贫僧获益良多,请受贫僧一拜!”
    随即合什深深一躬。
    陈萼代王阳明坦然受下。
    慧能又道:“贫僧欲踏遍庐山,寻出径之路,暂且与施主拜别!”
    陈萼似是想到了什么,提醒道:“禅师如若有志踏足于真正的星空,谨记莫要成圣。”
    “多谢施主提醒!”
    慧能这话刚落,突然陈萼眼神猛的一缩,就看到慧能的身形闪烁到了另一边,不带有任何烟火气,也看不出是如何闪的,已经身处于数里开外。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在谒号中,慧能的身形一闪一闪,终至消失。
    陈萼怔怔看着,目中满是羡慕之色,自己苦求而不可得,慧能轻轻松松就顿悟到了,当真是一饮一啄,皆有前缘。
    许久,陈萼才移开目光。
    慧能的移动方式,明显带有混沌中粒子移动的特征,虽然还不完善,可这也为他指明了方向,证明有灵众生也可以修炼成神灵。
    那么,修炼成神灵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如果只是心灵纯粹,杨婵有希望,如果还要贪嗔痴三毒尽去,怕是只有慧能一人符合条件。
    照这标准来看,自己根本没希望踏足沌混,成为神灵啊!
    要说心灵纯粹,首先第一条就不过关,之后的贪嗔痴,自己样样俱全,或许可以这样理解,慧能走的路,只是最适合他自己的路。
    陈萼暗暗摇头,暂时把这问题抛开,其实无论禅宗还是心学,关键在于顿,而顿与心一体,从这方面来讲,禅宗与心学有共通之处,最初王阳明也是参禅的,针对禅宗的种种弊端,结合禅宗、理学与孔孟之言,才发展出了心学。
    陈萼很期待,当慧能将禅宗与心学融汇贯通的时候,将结出怎样的道果?
    隐隐的,对于神灵,陈萼有了些线索,就是他自己说过的话,不假外力而向内索求,探寻自己的真心。
    曾经他以为,一个人认清自己并不难,但是与慧能一席话才发现,自己对自己仍是一无所知。
    不过在点化慧能的同时,又何尝不是一种自我反思,被慧能反过来点化的过程呢?
    诶?
    陡然间,陈萼乍现喜色,他意外的发现,自己功德中的灰丝不见了,并且有了些微的紫意,虽然还很稀薄,可是紫色和金色的区别是很明显的。
    他立刻就回忆起鸿钧曾对自己说过随缘,当时自己还腹诽,看来圣人没有欺骗自己,真正无知的,才是自己啊。
    很明显,自己的缘,来自于点化慧能成为神灵,可是由金转紫的原理,仍不清楚,不是一句随缘就能解释的。
    陈萼迫切想去那烂陀寺翻阅典籍,只是他也清楚,莲花生、帝释天等大能必然备下了恐怖的陷阱,现在还不能去,至少要参悟出些许粒子的移动方式才能多出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