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零五章 寄杂志
    贴吧上的网友,开始津津有味的科普,当初高重山从县城把触角伸到市里的时候,遇到一波狠角色。
    结果呢,狠角色一个个该伏法的伏法,该下台的下台。
    “我就不信,会这么巧。”
    “嚯,这么说,他也算是除暴安良了。”
    高重山看着,不由得摸摸脸颊,网友当中果然藏龙卧虎。
    其实这件事,当地有点关系的人,或是聪明人,串在一起,未必不能解构出真相。只是那个时候,就算知道,也没地方传播。但现在不一样了,上网炫耀隐匿又安全。而且看着如潮的夸赞,那可是现实生活中,都享受不到的乐趣。
    “反正吧,从那个时候做生意发家的人,不是狠角色,早被人吃得骨头渣都不剩一把了。”
    “你们说的这个人,我也有印象,观世界就是他老婆办的,前段时间招聘六个驻外记者,简直是人山人海。第一轮笔试,第二轮面试,第三轮就是高重山亲自面试。”
    之所以这么清楚,是因为他的女朋友是在第三轮淘汰的。
    “其实也不是淘汰,因为我没想过出国,女朋友非常犹豫不知道怎么选择。她还说高董人很好,告诉她倾听自己内心的想法,自己觉得比任何人觉得都重要。”
    “我们已经定了婚期,吧里有同城的吗,来喝酒啊。”
    “扎心了。”
    各种调侃的,祝福的,还有人问笔试试的什么,面试试的什么。
    话题慢慢又歪了,助理看到这个情况,拿眼看高重山。
    没想到高重山摇摇头,“第一波压新闻稿的时候,他们的能量已经释放,剩下的事,不能再指望他们。”
    不能所有事都指望幕后操作,该碰撞的就得碰撞。
    观世界的记者,已经奔赴当地,拍摄第一手的采访资料。包括新闻发布会时提供的证据,也一一回溯,找到当事人进行二次采访,验证真假。
    当然,宋鸣让几个徒弟贴身保护几位记者,偷偷的进村,打枪的不要。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采访,也是打假公司历练出来的看家本事。
    很快,新一期杂志就刊登了一篇名为三问的文章,当然不是问天问大地,问你爱不爱我。而是问主管部门,问化工厂,问路老板的公司。
    你们不是内涵吗?行,那我高重山真就下场了,你们接吧。
    杂志只能发照片,但没关系,还有观世界的贴吧,各种视频提供给网友下载观看。
    路老板再怎么喊冤,文章再怎么挑拨离间,但真相就是真相,永远不会因为几个巧舌如簧的记者,就能让真的变成假的。
    贴吧网友发起了一个活动,购买观世界杂志,寄给当地主管部门。
    “这是哪个天才的主意,我跟了。”
    “买定不亏,注定是载入史册的贴吧活动。”
    “大事件,参与一个。”
    “有能力的别走平邮,直接走前进快递。”又有人叮嘱,也要关注时效性。
    就连见惯了大风大浪的高重山,都目瞪口呆,“天才啊。”
    热血,积极,责任感,参与感,第一代网友其实塑造了很多经典的传奇大事件。可这些,都会随着时间渐渐淡去。
    后世但凡听到的互联网大事件,几乎都有饭圈有关,这也不奇怪,资本觊觎娱乐圈的流量,上网又以年轻人居多,天然就是适合饭圈的土壤。多方共同的塑造之下,饭圈就成了流量担当。
    饭圈里都是年轻人,但这个锅却不仅是年轻人的,没有人从中塑造谋利,又怎么会造成饭圈的生态。
    观世界杂志被大量寄给当地主管部门,也有寄给政府的,反正网友的脑洞嘛,大家懂的,就连连监狱都收到了网友寄去的杂志。
    政府最怕的就是民怨,一天收几麻袋杂志,这谁架得住啊,谁托情都不好使。再说了,这件事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化工厂倒闭后,想卖地安置职工。
    但工厂的地是有属性的,大家应该都懂,住宅商业农用林用工业用,土地性质是什么就得做什么,工业用地就不能盖住宅。家属楼另算,但商业住宅肯定不行。
    不过工厂安置职工具有正当性,也等于是解决政府的一个大包袱,于是答应了将土地的性质变更,卖给开发商。
    整个过程说的再简单一点,就是化工厂跑关系变更土地性质,然后卖给开发商,拿了钱安置职工。
    这件事里,认真说起来,都有不得不为之的理由。
    “每个人都没错,错的反而是捅出这件事的人,你是不是这样的感觉。”高重山问助理。
    助理思索片刻,只能道:“我不知道,太难了。”
    “虽然是这样,可他们仍然是错了。如果房子卖出去,受害的老百姓呢,他们算什么,活该吗?”不管多少不得已,都不是你加害其他人的理由。
    助理挠挠头,似乎懂了。
    “更何况,这笔钱根本没有发放到职工手里。”但这件事,却没人提。
    “啊。”助理一脸惊讶。
    “否则,你以为,为什么这些老员工,愿意当证人。”如果他们是即得利益者,就算不认同,也很难站出来。
    调查结果慢慢披露出来,确实引来一部分人的同情,但完全没有人提起,化工厂的职工,没有拿到一分钱的事。
    还是观世界,针对同一件事,发布了第二篇文章。
    “钱去哪儿了?”
    简单明了,只提出一个问题,你们又是煽情又是反省,那么钱呢,应该发给职工的钱,为什么没有一个职工见到一分钱。
    观世界的贴吧再一次爆了,不是被人爆,而是人多挤爆了。
    “我们家就是化工厂的职工,我们反应了好多次,但每次都是敷衍,这么多家的报社,他们只在乎吸睛的报道,根本不在乎职工的死活。”
    “钱去哪儿了,这可真是个好问题,看来,杂志要继续寄了。”
    “为什么一家主打介绍国外人文社会民生的杂志,会比这些报社的记者还要专业?”
    “我个人觉得,这其实不是专业不专业的问题,是你是不是真的把老百姓的疾苦放在心里的问题。”
    在下岗潮一波接着一波的时代,不能否认很多人的同情心已经麻木。见的太多了,你苦总还有人比你更苦,你一粒药掰成几瓣吃,就有人看了病却拿不起药,还有人根本不敢进医院。
    于是慢慢的,下岗职工几乎就成了理所当然的存在,内心不再泛起波澜。
    “对啊,钱去哪儿了?”观世界杂志的提问,终于将人们打散的目光重新聚拢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