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5章 商议
    青储窖房内,有很多个带短颈的大瓦缸,这个是用来储存青料的。
    等料装满之后,这些瓦缸会被密封起来,等需要的时候再用。
    装红薯的地窖就简单多了,直接新挖就行,有些村民家里本就有地窖,可以直接用。
    田成光看着这些很规范的窖房,点了点头,“郡主,此法可否让户部也试试,并不那边应该也需要。兵部有许多马匹,冬日需要青料。”
    宁兮想了想说道:“这法子要是告诉你户部和兵部,不就等于是告诉所有世家贵族吗?那还怎么赚钱啊?”
    宁兮的话将众人问住了,这玩意儿还真是没法儿保密。方法一旦传到朝中,世家贵族只要想想法子,秘密肯定是守不住的。
    “算了,青料这点小利就让出去吧!”永和帝开口道。
    明年红薯和玉米全面铺开的话话,粮食产量会提升,虽然这些粮食大部分还是会做留种用,但可以预见,未来几年粮价会下跌,土地紧张会有所缓解。
    这对世家贵族等既有利益者来说,不亚于一次打击。
    所以先让他们赚点儿吧!希望到时候,不要出幺蛾子。
    “好吧!”宁兮耸耸肩,大佬都开口了,她还能拒绝不成。
    随后,常兆平开始指挥村民们将红薯藤,还有其他一些牛羊爱吃的草料切碎。
    另一些村民将青料背到窖房里,放进瓦缸压实,装满之后,盖上瓦盖用泥土封好,然后继续装另一个瓦罐。
    “这样就行了?”
    他们还以为会非常复杂,有许多步骤和要求。
    “对啊!所以我说了嘛!这个法子一旦流出去,藏不住的。”宁兮回道。
    这清楚饲料,其实就是运用发酵原理。更专业一些的做法,会加上一些辅料,让饲料营养更全面。
    但问题是现在没有条件去制作那些辅料,所以只能用这种最简单的方法。
    为此宁兮还花了一百功德值,现在想想真他娘的不值。
    “青储最关键的就是密封,一定要确保完全密封,这样草料就不会发霉,也不会坏掉。”
    既然已经不打算保密了,青储最关键的秘密,宁兮也就不保留了。
    “而且只要能保证密封,就是放它个三四五六七八十来年,它都不会坏,依然可以给牛马吃。”
    在场一个帝王,两个朝廷柱石,思索地点点头,心里有了算计。
    三人找了个开阔的地方,又让侍卫在周围警戒,开始商量。
    “这法子还真不能漏出去。若是让北齐和武颂知道了,岂不是强了他人的兵马。”永和帝说道,觉得自己不划算。
    宁元辰点头表示赞同,“北齐本就好勇斗狠,若是冬日也有青料,他们的牛马会一直膘肥体壮,对大兴来说是弊大于利。”
    “此法还是留着吧!若各部有需要,出银买些便是,况且郡主说可以放许多年,便是一时用不完也不打紧。”田成光建议道。
    三人商议着,仔细分析个中利弊。
    这边远远看着的叶心兰,问出了刚才心里的疑问,“凰儿,你似乎对红薯的亩产不满意?”
    “嗯!红薯亩产才十五石,太低了。至少还得翻一番,甚至两番才对。”宁兮解释道。
    这次连叶心兰都觉得宁兮有些,异想天开了,“凰儿,做事情,要一步一个脚印,万不可去追求那虚无缥缈的。”
    “娘亲,没有不切实际。红薯的正常亩产,就是有这么高。”宁兮回道,仔细想了想,“难道是因为肥料不足的原因。”
    后续有各种各样的化肥,提供足够的养料。而这个红薯完全是靠天生长,补充肥料就更是没有了。
    “嗯!肯定是这个原因。”宁兮想了想,下次要兑换肥料制作的技术了。
    “肯定是什么原因?”永和帝三人商议完,回来就听到宁兮的那句话。
    叶心兰笑道:“凰儿说,红薯缺少肥料,不然亩产还可以高一些。”
    宁兮刚才的话,实在是太吓人了,叶心兰担心她不能实现,便将难度降低了。
    “已经很好了。”永和帝感慨道:“今日所见,朕便是睡着了,也会笑的。”
    “我们刚才商议一番,青储的法子暂时不宜泄露,商行这边再成立一个工坊,生产青储饲料。
    到时候,各部和世家需要低价卖些就是。说不定北齐和武颂也会想要购买,到时候狠狠敲他们一笔。”
    宁兮觉得也行,到时候说不定,能卖出一个好价格。她可听说,北齐冬天很多牛羊都饿得半死不活。
    说做就做,第二天宁兮就将大田庄升级成为农家工坊,管理制度仿照百味河工坊,进行了微调。
    并预计在村子后面,修建四到五个大仓库,用来存放青储饲料。
    与此同时,宁氏火炕计划也在轰轰烈烈的展开。两个工坊的改造已经基本完成,现在是宁家各庄子和店铺伙计。
    一些消息灵通的百姓,见宁家这么大力推广,又听伙计描述火炕的好处,不少人都心动了。
    谁不想过个暖冬?都跟着打听,改造火炕的费用。
    火炕技术并不难,那些老泥瓦匠看几遍就会了,况且宁家还免费给图纸。
    这一波操作,直接让京都兴起了火炕热潮。
    不过更多人,还是选择观望。现在进行改造的,几乎都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家。
    贫苦人家,一点钱都不能浪费。
    而大田庄这边,青料根本不够,开始向周围的村子购买地里不要的秸秆,青菜也可以。
    虽然很便宜,一文钱两斤,但不赚钱的事,宁兮会做吗?
    所有的一切走在稳步进行中,玉米收成也还不错,有红薯的一半儿。
    永和帝也多次在朝会上提到,明年要在京都附近,进行红薯试点推广。
    这个词儿还是宁兮教他的,先在京都推行优惠活动,看看各方反应,然后再全国铺开。
    红薯和玉米的高产量让众大臣欣喜不已,永和帝的政策也没人反对,少有的一片赞叹之声。
    回家之后,大臣们反复计算自家的地,看看明年能多多少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