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十二章 拜访上官
    腊月二十四日,小年。
    各种史料记载,中国的传统节日小年,在各朝都是腊月二十四,直到清朝嘉庆年后,才分为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
    清朝初期宫廷一直延续着腊月二十四“坤宁宫祭祀”的习俗,而坤宁宫祭的就是灶神。
    清嘉庆年间,鞑子家为了省钱,在腊月二十三日举行的祭天大典中,顺便把灶王爷给拜了,美其名曰删繁就简。
    结果上行下效,就这样,从清中期开始,北方以祭灶为代表的小年变成了腊月二十三。
    南方人却不吃这套,依旧维持传统,坚持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
    腊月二十三日,徐煌前往扬州卫城,此行只带着吴大有和李将臣二人。
    他们一大早便骑马出发,走走停停,让马匹休息,晚上还找了家客栈住下,第二天中午才跑完三百多里路,小年当天抵达卫城。
    骑马一天也能跑三百多里,只是要付出相应的代价,马会掉膘,估计要个把月才能恢复。
    进入卫城内,这次比第一次来时更加热闹了。
    临近过年,小街小巷中到处都是买卖年货的,军民脸上洋溢着笑容。
    徐煌让吴大有找家店铺买了几份礼物,打算先去指挥使司拜见毕温,毕竟人家是扬州卫的一把手。
    经过指挥使司官署门口时,却见一个中年人走出,正是升了官的罗体仁。
    徐煌看去,只见这位罗大人一身三品指挥同知官服,脸上傲气横生,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
    在他后面,还跟着几个武官,看官服是百户之类的,他们哈腰点头的簇拥着罗体仁。
    明代的武将和文官没什么区别,都喜欢搞内部矛盾,争权夺利,一门心思想往上爬。
    “罗大人!”徐煌冲他打招呼。
    听到有人呼唤,罗体仁等人目光投来,看到了大门前的徐煌三人。
    罗体仁一怔,说道:“徐煌?你来做什么?”
    徐煌也是一愣。
    我来做什么?你似乎不怎么欢迎我啊?
    片刻后,他笑着道:“特来看望诸位大人,以及有些公务向大人请示。”
    罗体仁瞥了徐煌两眼,淡淡道:“哦,毕大人在后堂,本官还有事,改日再说吧。”
    说着,他脚步不停,带着众人扬长而去,姿势还是那么拽。
    被这般无视,徐煌神色阴沉,看着罗体仁的背影满是厌恶。
    ……
    异地任职的官员,基本都住在官署后宅,衙门越大,后院就越大,不比一般地主家的宅子小。
    当徐煌见到指挥使毕温时,他还是那个儒雅沉稳的老头,只是不时地咳嗽着,也不知道得了什么病。
    旁边的毕节一脸担忧地看着他:“父亲.....”
    毕温微微一笑,道:“无妨。”
    他看到徐煌似乎很高兴,当看到李将臣手中提着的厚礼时,脸上笑容更甚,命管家接下。
    徐煌微笑介绍道:“毕大人,下官所送的酒名为百花仙酒,听闻当年世宗皇帝和严阁老都曾饮用过,效果非常好。”
    “哦?”
    毕温眼睛一亮,兴致大增,连忙让儿子毕节打开,言说现在就要喝两杯。
    百花仙酒的大名,他是知道的,当年工部尚书赵文华为了拍马屁,经常给他干爹严嵩送这酒。
    严嵩之所以能七八十岁还不缺钙,一口气上跑下二里路,还腰不酸腿不痛,多亏了这种酒。
    后来赵文华又越过严嵩送酒给嘉靖皇帝,皇帝喝了也夸好,为此还下了一道手谕给严首辅,让他解释酒的问题,说这么好的东西,你先前为什么不送给朕?
    为此还引起了大明朝官场上的种种屁事。
    徐煌给毕温送的百花仙酒,自然不是当年赵文华的百花仙酒,只是普通药酒,是在小巷子里买的,包装极为高档。
    至于这酒到底什么成分,多少度,其实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就是赚个大脸。
    毕温狂饮几杯后,面色红润,仿佛感觉到了仙酒药效,老脸一片笑容。
    他语气温和地说道:“徐煌啊,你手下那些军户的跺集,本官已经造册登记上报了。”
    “多谢大人!”徐煌欣喜。
    忽然想起了什么,毕温问道:“马上就要春耕了,徐煌你那边的屯田如何了?赵三泰可将耕牛种籽发放下去?”
    送了礼就是不一样啊,你看着关心的。
    徐煌微笑回道:“赵大人都安排好了,耕牛种籽发了不少。”
    “嗯,那就好。”
    闲聊了几句,毕温忽然道:“徐煌啊,你来卫城,应该是有事吧?”
    听他这样说,徐煌也不藏着,将军田一事和开码头的打算与毕温详细说了。
    毕温听后,脸上浮现一丝讶然,不过很快平静下来,说道:“码头之事属漕运,你应该去找罗大人。”
    “至于军田嘛,上一任通州千户所的千户也是罗大人,他正好又是你的上司,你应该直接找他比较好。”
    徐煌眉头微皱,感觉这老头是在搪塞。
    毕温似乎看出了他的顾虑,叹道:“老夫年龄大了,很多事无法亲力亲为,以后这扬州卫就靠你们这些年轻人了。”
    看在仙酒的面子上,他看向儿子毕节,又说道:“待会你在后堂摆上一桌酒席,将同僚们都请上,替徐大人接风。”
    徐煌听出了拉拢之意,深深拜谢:“多谢大人厚爱!”
    毕温满意地点了点头,再度看向那小坛子的仙酒。
    当徐煌准备离开时,他忽然意味深长地道:“徐煌啊,你是个人才,只要你尽心为我扬州卫做实事,本官会全力支持你的!”
    徐煌点点头,告退出了花厅。
    这毕大人也不是省油的灯啊,表面人畜无害,天知道心里在算计什么。
    若不是当在开封时见识过此人嘴脸,徐煌或许真被他给迷惑了。
    ......
    毕节秉承父命,命人杀猪宰羊,在官厅内宴请徐煌,以报献酒之功。
    赵三泰、钱塘两位指挥佥事,扬州卫镇抚孙岩等人都在,与上次一桌人一样,少不了热情寒暄。
    在席中,众人闲聊着,谈起了时政局势。
    赵三泰喝了两杯酒,开始感慨,提到了最近在山东梁山泊,占山为王的大寇李青山。
    李青山造反只有短短半年,却声势浩大,拉起数万人马,成为山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反贼,他们率军抗官兵,截漕运,攻打州府,屡屡攻陷附近州县,震撼山东。
    赵三泰气恼道:“这叛贼把控着一段大运河,把保护费都收到官府头上了,凡过往官府粮船,需缴纳所载漕米的十分之三,贼人方予放行!”
    徐煌听后笑了笑,道:“这李青山估计是个小说迷,竟以截漕之举解决叛军的后勤供应,或许他是看了《水浒传》,效仿宋江为以后谋取招安铺路。”
    赵三泰大为惊奇,叫道:“贤弟果然是奇才啊,竟能一语中的,那李贼截漕舟焚之,并驱漕舟攻至临清,屡寇兖州,令山左骚动,就是想要胁迫朝廷招安!”
    徐煌摇了摇头,暗叹这李青山纯粹是找死。
    崇祯皇帝对李自成都不招安,还能招安他一个小小反贼?他这么闹腾,只会受到朝廷更大规模的围剿。
    果然,赵三泰又道:“朝廷岂能容他猖狂?圣上旨命巡抚张国维,山东总兵刘泽清,监军刘元斌,凤阳总兵黄得功等部,共击梁山。”
    “结果如何?”钱塘好奇道。
    不等赵三泰说话,千户毕节哼了一声,道:“还能如何?叛贼一群乌合之众,如何能抵得住两位总兵大人的围剿?估计是兵败被俘押往京师了。”
    赵三泰摆了摆手,道:“没有没有,叛军虽是败了,但李青山却带着百余骑兵逃了,前不久到了临沂又被总兵杨御蕃给招降了,你看这事闹的。”
    “招降了?”徐煌讶然,觉得不可思议。
    众人聊着,将李青山之事抛至九霄云外,又聊到了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