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八章,要改京营
    张维贤是在万历三十七年的时候领了后军都督府的事务。“不过具体的大大小小的事务还是以兵部为主。”
    现在的勋贵,不仅是在朝堂上没有什么话语权,就连军队中也没有什么话语权。
    “现在的兵部尚书是谁?”朱由校对着张维贤问了一句。
    “回陛下,大明现在的兵部尚书乃崔景荣!”张维贤回答道。
    “崔景荣改为吏部尚书,徐光启兼任兵部尚书,至于吏部尚书周嘉谟,他之前不是上表请求致仕吗?大夫七十而致仕,那朕就准了。”本来官员们致仕,皇帝都会出言挽留,这个过程来回弄几次,皇帝才会准许官员们致仕。
    不过话说回来,明末又好些官员都是在辞官后,又被召回朝廷接着当官。
    但是朱由校不管这些,既然这官自己都不想当了,那他朱由校还挽留什么呢?朱由校记得这周嘉谟是在历史上,因为触怒了魏忠贤而除籍了。
    “徐光启?”张维贤在心里念叨了一下徐光启的名字,张维贤在闲暇时看过徐光启所著的军事书籍,知道徐光启是一个知晓军事的,而且张维贤也是知道,徐光启之前曾多次提议朝廷要重视火器,希望改进火器的制造技术,这样看来徐光启比之前那些读书人好太多了。
    “张爱卿,对京营的现状怎么看?”朱由校淡淡的开口。
    “京营的现状?”闻言,张维贤一愣,他是知道京营的现状如何,可以说是惨不忍睹,可是这种现状真的要如实想朱由校禀告吗?京营中是有一些勋贵子弟们在里面任职的,京营的糜烂勋贵们是有责任的。
    不过转念一想,陛下今日特意找自己来讲勋贵和京营的事,那么说,关于京营的现状,陛下心里多半都是明白的,所以还是如实回答了为好。
    “回陛下,现如今京营糜烂,以不是成祖时五伐漠北时的京营了。”
    “那给朕说说,京营是如何的糜烂?”
    “回陛下,京营虽说好称有数十万众,可是除去老弱,若是能有一、两万能披甲持枪可战之兵,以是奇迹!可能还远远不够这些人数。”
    “其它的,要么是一些用来充数的老弱病残,要么就是谎报人数,来吃空饷。”
    “陛下,朝廷是按照花名册上的人数发的军饷,而现实中的京营,根本没有花名册上的那些人数!不仅如此,还会去克扣军士们的军饷。”
    “等到会操时,就都让自己的家丁代替自己操练,有人来检阅京营,会去用钱招募一些小混混来充人数,使得京营看上去规模宏大。”
    “不过。”张维贤话锋一转,把矛头转向了文官:“那些读书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会光明正大的贪污军饷,还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漂没’,不仅是贪京营的军饷,就连边军的军饷他们都贪。”
    “老臣从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张维贤说着,脸上露出一副气急败坏的表情,似乎那些文官们比那些京营的军官还要可恶。
    “他们,不仅仅是贪污军饷,还把军士们当成牲口使唤,为他们刚搬家、修园子等等的私事,把使唤军士当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这肆意使唤军士给自己干私活的事,应该不仅仅是文官们吧。”朱由校开口道。
    “陛下说得没错。”听到朱由校这么说,张维贤也是大大方方的承认了。
    接着,张维贤又说很多能够证明京营糜烂的事迹。
    “张爱卿既然这么明白京营的情况,为何不上疏朝廷,对京营进行整治呢?”朱由校对着张维贤问了一句。
    上疏朝廷整治京营?张维贤自认为没这个本事,现在的他虽是英国公,但他不是像初代英国公那样对于朝政有话语权。这件事背后的利益线太多了,一下得罪那么多的既得利益这者,他身为一个对于朝政一点话语权都没有的国公爷,可是受不了的。
    就算他们摆平有利益牵连的勋贵,那有利益牵连的文官呢?那些御史的笔厉害着的呢,假的都能说成真的,到时候有张维贤受的,都没处辩解的,那能怎么办?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见到张维贤陷入了沉默也不在接着问下去了,叹了一口气道:
    “张爱卿,朕欲整治京营,难免会触碰到一些人的利益,张爱卿,汝说,勋贵们会放弃这些蝇头小利改过自新吗?”
    “回陛下,一定会的,如果有人顽固不灵,老臣替陛下砍了他!”张维贤斩钉截铁的说道,勋贵们好不容易等到一个翻身的机会,如果这时有人顽固不灵,那么勋贵们会毫不犹豫的抛弃他们。
    不过成国公朱纯臣肯定是无了,要整治京营乃至勋贵,肯定是要处理几个勋贵来立威的。张维贤也是知道朱纯臣是干过一些藐视王法的事的。
    听到张维贤斩金截铁的声音,朱由校满意的点了点头,接着,还是叹了一口气道:
    “守卫大明京师的京营尚且如此,大明其他地方的军队如何,真是说不上来啊。”
    “陛下,依老臣看,我大明的边军战斗里还是不错的。”张维贤回答道。
    “边军是有战斗力,可是那些辽东将门,恐怕有一些歪心思啊,如若不是李成梁养寇自重,辽东会是这个样子?”
    说着,朱由校想到了后世一个段子,说老朱家皇帝是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而相对应的满清皇帝,就是开局成梁孝子,结局招核贤孙。
    不过,就算是现在,辽东一些将领也是有这样的想法吧?毕竟辽饷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张维贤在内心想到。
    “张爱卿,汝说朕让那些辽东将领的家眷长辈们都搬来京城,汝说怎么样?”朱由校心中灵光一现,连忙对张维贤说道。
    我怎么看?你是口含天宪、言出法随的皇帝啊,你说了算啊。
    朱由校也不等张维贤说什么,接着开口道:“把他们的家眷长辈们都接到京师了来享福,待在京师总比待在那辽东的苦寒之地好啊,朕在给他们的家眷长辈们豪宅,来京师享福!朕还能让他们的孩子进入国子监学习。”
    “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放心的杀敌了,不用担心自己亲人的安危了,若是他们战死沙场,朕会给他们封爵,又其子嗣继承!”
    “那些战死将领的子嗣,可以效仿汉之羽林孤儿。”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将领们的亲人都在朝廷的手上,可以尽可能更好的掌握在外带兵的将领,避免其佣兵自重,不战而降。毕竟自己的亲人都在朝廷的手里。
    “朕还欲建一个大明英烈祠,供奉为大明付出生命的将领和士卒!国朝不灭,香火不断!”
    “每年,朝廷都要组织文武官员祭拜,那些进京参加恩科的学子们,考试前都要去祭拜!”
    现在的人们是很重视香火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即没有后代传承香火是最大的不孝。
    “这个英烈祠,造的要比成祖修建的天坛还要壮观、雄伟!”用来激励大明的将士们奋勇杀敌。
    朱由校不介意造几个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