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朋友叫什么名字来着······时遇宁努力回想,时隔多年记忆也模糊得差不多了。
但他记得,那个朋友的名字中,有一个“晴”字。
程老师说,她的朋友就像小太阳一样,性格很温暖,所以她的英文名叫sunny。
窥探到了真相,时遇宁追问:“你是程老师的朋友吗?她曾经跟我们提起过你,说你出国多年了,她也很想你。”
“是吗?”网络背后的女人微微勾起唇角,“只是可惜了。我并不是她说的那个人,我只是一个仰慕她的,无名无姓的技术员。”
她并不承认自己是程绮嫣的好友,其实这也关系不大了。
sunny已经死了,死在七年前的晴天。
而她,包裹在“sunny”这个名字之下,掩去了本来面目,注定只能在黑夜中见不得人。
对于时遇宁来说,他会在潜意识默认了这个答案,选择相信他所愿意相信的选项。
和sunny的对话结束后,弹窗消失,电脑恢复了正常页面。
陆南初回到警局,和其他人一起在刑警办公室里眯了一会,到天亮继续精神抖擞地工作。
尤其是宋湜特别精神亢奋,大概是昨夜的黑客直播活跃了他的脑表层细胞,在资料室奋斗了一早上后就捧着一份整理好的资料笔记出来:“你的猜测是正确的,网络真是一个水深火热的修罗场。”
跟着宋湜出来的燕耿点着头很认真地说:“就是陆队调查的网络自媒体一事,竟然还真的是一张大网。在网络大V和营销号里面应该混入了很多故意找茬的刺;我们综合了包括七年前的画圈抄袭事件、黄纭老教授和云大附属医院与病患发生纠纷,等在内的十二起恶性网暴事件,发现这些网暴的起因就是有人在故意挑拨离间煽风点火,而且都是同一批人所为。”
这十二起恶性网暴事件,最严重的甚至导致卷入事件的主人公因网络暴力而自杀死亡,网暴者却隐入茫茫人海逍遥法外,然后继续举起键盘攻击者下一个目标受害者。
可……如果这些网暴事件都是有组织有策划的密谋行为呢?
契点也正是七年前发生的云大附属医院的医患关系纠纷引发的网络暴力恶**件。
根据网警提供的进一步有效信息,第一个爆料的新闻大V“鱿鱼海树”声称是接到苦主的爆料,才导致事件反转后患者女儿及家属也遭到攻击。
事实却是根本没有任何人向“鱿鱼海树”爆料这个消息,很有可能从始至终这就是“鱿鱼海树”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却害苦了两家人。
当年此事过后,“鱿鱼海树”也因传播假消息而遭到处罚。
但在“鱿鱼海树”离开公司后,他的银行流水账突然多出来一笔不明账款,由现金存入银行。“鱿鱼海树”的解释说法是,这是他的父母半辈子的积蓄,交给他买房子娶媳妇用的。
和“鱿鱼海树”的情况相同的还有另一位新闻大V,同样也是因为传播假消息受到处罚,之后获得了一份不明账款,借口也是这一模一样的理由。
当一个人获得大笔现金,也许还属于正常范围。
但有两人以上,在做了类似的事件以后,以类似的借口获得了金额相差无几的大额钱财;他们就有可能是涉嫌犯罪的嫌疑人。
第37章 光年外(18)
现金交易且时隔多年,如今警方再想追溯这笔钱的来源,也已经很难了。
网警利用数据统计彻查近年发生的网暴事件,转载大V和营销号的动态数据,惯犯还真的不少。至少有几十个大V和营销号俨然网络暴力的领头人,一旦网上有任何风吹草动他们就开始写小作文下场站队,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指点江山。
对于网警来说,网络暴力案件是最头疼的案子。
网络之上,聚集了天南海北的人。当两个人在对骂,是影响网络公共文明;当一群人撕一个人时,站在多数一边的人就以为自己掌控了真理,更认为法不责众而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就算事件有了反转,他们依然可以当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删掉从前的议论,摇身一变就转过身来攻击着之前自己站队的那一方。
即便网暴受害者要将网暴者告上法庭,也不可能将所有下场的人都拎上法庭对薄公堂,最多也就是抓一两个跳得最高的网暴者作为典型。
这一切,其实都是助长了网暴者气焰的根源。
前几年甚至都没有网络实名制,就算想要和网暴者法庭见都很难;而现在网络实名制落实后,虽然对网络暴力有一定的制约性,但在网上指点江山的人还是源源不断。
七年前和云大附属医院起纠纷的患者名叫王石,他的女儿叫王雨。
王石在生病住院前是云嘉商场的后勤部的经理,而当时王雨是云大研究院的外勤工作人员。
当年王石出院后,王雨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云应;一方面是因为舆论压力所致,另一方面则是她自认为得罪了研究院的老教授,无法继续留在研究院工作,才迫不得已辞掉工作离开云应。
王石在出院后离开云应不久,就因旧病复发去世了,王雨也在五年前因得了食道癌而去世。
警方辗转多人,联系到了王雨的女儿王璇,如今王璇是在国外留学。
在电话中王璇听说对方是云应警方,犹豫了一下才反问:“警察叔叔,原来网上的事情你们也会管的?七年前我还在读高中,你们说的事情,我都不清楚了。”她的语气听起来很平和,但还是能窥见几分愤懑和怨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