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4页
    林染看看他靠在软榻上那个弱鸡样子,表示很怀疑。他这体格子,能走吗?
    “不走远。你以为这就是家啊?”
    啊?“要回公爷府吗?”
    那不是走回头路?秋收了再回来?折腾不折腾啊?
    “不是。回卫所。你以为大家都住帐篷啊?”
    那不然咧?
    第三天,到了卫所的小公爷府,林染知道,自己就想当然了。
    还以为这边是蒙古旗主的领地,就都是游牧呢。
    原来真不是。
    纳林河卫所的前身,在元朝的时候,就是大都通往黑河路上最大的驿站,也是整个郭尔罗斯部最大的互市交易市场。每年秋天,牧民们都会往这附近聚拢,购买交换日常物品,等待来年开春,才又到水草肥美的地方放牧。
    这里怎么也有中原一个大镇子的规模了。正当中还有一条相当繁华的商业街。大大小小的,商铺酒铺客栈饭庄的林立着,得有四五十家。房子是青砖的或是土坯的。梁都是松木的。
    无一例外的,内里都是火炕火墙。这地方最不缺的就是各种木材。不缺柴烧。
    普通的居民家,大部分是土坯的房子,每间房的空间都不大,方便取暖。家家户户的都带着大小不一的小菜园子,现在这时节,园子里种着茄子豆角辣椒、葱、蒜等等日常必须的蔬菜。
    很有几分现代十八世纪十九世纪老屯子的风格。
    小公爷府离商业街有不到二里地的距离,在整个镇子的最东侧。是一个特别规整的大院子。
    最与众不同的,是府里的围墙是红砖的。
    大门也是朱漆的大门脸。占里也有十几亩。特别规整、方方正正的五进的大宅子。
    带个老大的东跨院,要是在京城里,这就是个花园子。
    但在这边,成了菜园子。四五亩地大的地方,种着满满当当的各色蔬菜,林染还在园子里看到了柿子苗。这东西,能在这地方见到,可不容易。
    除了茄子豆角那些常见的,什么黄瓜,南瓜,白菜生菜菠菜香菜韭菜的全都有。连油麦菜苦菊都有。还有以前林染都没见过的,水萝卜,角瓜,臭菜,菇娘啥的。
    就很神奇,感觉像看到了新物种一样。
    府外就是大田,田里种着土豆,甜玉米,还有大蒜,据说大蒜收获以后,还要在蒜地上种萝卜和白菜,就是秋天要收了做冬储菜的。
    林染光顾着看地了,都没怎么看房间。
    先把周围的地和地里的菜都认了一遍,才回院子。
    家里主子原来就一个,人口少。一进的后罩房就给男仆人住着。二进是书房。三进正房才是主子住。四进是给老公爷和夫人留着的,有客人来也能当客院用。后座房是给女仆住的。
    成家的奴仆不住在府里。在周围各有住处。
    主院正房大五间,带两个耳房。西耳房是小书房。东耳房是茶房兼小厨房。正房是修着地龙,还用好松木铺的地板,上面是羊毛毯子。还有火墙火炕,每一间有个五六十平的大小,取暖到也能保证。
    其它的布局。跟京城的府邸到是区别不大。
    挺好的。
    “这窗子,冬天能保暖吗?”
    发现窗子也是油纸的,林染表示怀疑。京城里的冬天才多少度,窗边都冷得不行,这大东北的,冬天零下都三四十度,可不要了命。
    “冬天有毛毡子的。”
    那不就不能保证光线充足了?
    “晚上才会把毛毡子放下来。白天不用。穿上棉衣裳,还有大阳光,没你想像的那么可怕的。”
    顾先生安慰林染。
    想想也对,他这个体格子,都熬下来了,没理由自己这健康人熬不下来。
    对于从来没经历过的,真正的苦寒之地的生活,林染越发的期待起来。
    作者有话说:
    明天见?
    第52章 格格吉祥3
    “这是什么吃法呀?”
    林染在适应东北的生活。
    以及东北的食物和饮食习惯。
    这天, 她带着海棠腊梅和钱嬷嬷一起到镇上逛街,买了一大堆的山货花生米调味料什么的。大包小包的,侍卫达山和莫日根赶了马车跟着, 往府里运。
    明明府里什么都有, 非得出去逛街买。还都逛不够。
    回来半路上遇到一户农户一家子在院子里吃饭。
    也是啊, 这大夏天的,屋里子闷得慌。
    就看到一桌子的各色青菜,一大盘子酱, 家里几口人,一人手里捧着一个绿色的白菜叶子包着东西吃。看着像主妇的那位婶子正在制作新的,就看着她把青菜撕巴撕马拌上大酱,再加上蒸熟的茄子, 玉米饼子。高梁米饭,在两个拼一起的白菜叶上堆得满满当当的, 包起来吃。
    林染从来没见过这种吃法。
    但是看着那一家子大口大口吃得香, 让人很有食欲。
    “这个呀, 饭包啊。主子, 你来的时候短, 还没见过。这大白菜饭包可是一绝, 特别好吃。他们那是最简单的吃法。咱们府里原来老夫人在的时候, 最好这一口儿。除了他们放的这些菜,再加上土豆泥,黄瓜条, 油炸的花生米。酱也不是直接放生酱,用鱼籽酱或者鸡蛋酱, 多放油。那才叫香呢!”
    小丫头里有一个公爷府的家生子, 叫乌兰的。就给林染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