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瑶姬的盘算
真到了那个时候,三清围攻须弥山。
这西方教的弟子门人,有一个算一个都得化作飞灰。
毕竟,他们干的事情,就是断人道统的事。
回头三清动起手来,那还能放任他西方教门下苟且偷生?
只怕是顺手就给解决了。
至于让门下弟子,先各自躲出去。
那更是扯淡。
圣人出手,你还能往哪里躲?
就算你躲到了地底十万里,也照样能将你翻出来挫骨扬灰。
唯一的生路,就只有让同为圣人的修士,将他们暂且收了。
这样才能避开圣人追杀。
至于现在就将这些门人弟子收起来,那也是不太可能的。
动静太大了。
到时候万一是自己判断错误,没事都得被怀疑上不说,还特么挺丢人的。
当然,也无怪接引如此慎重。
若是不管不顾,西方教就得面临灭教的风险。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要是大教覆灭,对于三清而言或许不痛不痒。
毕竟人家成圣的功德,那是继承来的。
立教功德只是一个引子而已。
可他与师弟准提就不同了。
搞不好道途都得断绝。
毕竟他们成圣的功德,那是向天道打的借条。
天道可不是天使投资人那是借款。
是以大教为抵押物,连发四十九道宏愿,阐明了“还款”途径,这才借来的功德。
要是把抵押物都给搞没了,那结果可想而知。
在天道这里,可没老赖这个说法。
还不了?
那就拿命来抵。
为了道途,也是为了小命。
同时还为了保全一下脸面。
接引这次也算豁出去了。
打算先去顶住三清的压力。
可想而知,若是三清真的打上门来,他会被揍得多惨。
接引和准提在须弥山小心防备,灌江口的局势却是已经一触即发。
正在屋中教导杨戬和杨婵的瑶姬,忽然一阵心绪不宁。
扭头向窗外一看,却发现窗外已经昏暗一片。
见此情形,瑶姬立即心生不妙之感。
当即神念一扫,将屋外的情况探查了一番。
可是这一探查,瑶姬却是小脸煞白。
只见半空中的乌云后,一队队的天兵已然将灌江口给团团围住。
而在一众天兵前方,他那位哥哥敕封的“十金乌”赫然在列。
至于昊天为何会给他那十个私生子,敕封这么名号。
估计还是心中那点残余的不甘作祟吧。
而如今本该待在天庭的“十金乌”,却突然出现在了灌江口。
其目的自然不言而喻。
瑶姬俏脸煞白琢磨着心事,心思敏感的杨戬自然发现了不对。
抬头见瑶姬面色不对,当即问道:“娘,您怎么了?”
被杨戬的话语惊醒,瑶姬忙收敛了神色。
转而对杨戬问道:“二郎,你刚才带着小妹外出玩耍,可发生了什么意外?”
听得瑶姬问起,杨戬不由小心翼翼的回道:“娘我刚才外出玩耍,忽然冒出一只大狐狸,将妹妹抓走了。
我情急之下,就..就”
瑶姬闻言不由急道:“就怎么了?
你是不是动用了天眼?”
杨戬闻言低头小声道:“就动用了天眼。
可是我也是担心妹妹呀。”听得杨戬的回答,瑶姬整个人颓然瘫坐。
盘算着如何才能,给儿女们寻一条生路。
仅凭自己四处躲藏?
那是不可能的。
作为昊天的妹妹,瑶姬对修士的了解,自是非常清楚。
准圣的能力,仅靠自家儿女是完全躲不了的。
所以,当下最要紧的是给自家儿女寻个靠山。
可是遍数洪荒,敢与自家哥哥明目张胆对抗的。
恐怕也就只有圣人弟子了。
只是,这些圣人弟子之中。
也不是谁都敢真和昊天对上。
就在瑶姬苦思冥想之际,杨天佑推门而入。
见瑶姬瘫坐在椅子上,便好奇的问道:“娘子这是怎么了?
可是有哪里不舒服?
为夫这便去给你寻大夫。”
听得杨天佑的声音,瑶姬忽然精神一振。
赶忙开口道:“夫君,你去将大郎叫进来,我有些事情要交代。”
见瑶姬神情凝重,杨天佑也没耽搁,当即走到门口。
对正在练武的扬蛟喊道:“大郎,快进屋来。
你娘亲唤你!”
听到自家娘亲有吩咐,扬蛟忙停下练武,快步走到屋内。
来到瑶姬面前,扬蛟便开口道:“娘亲有何吩咐?”
瑶姬闻言却并未回话,转而对杨天佑道:“夫君你也来坐下。”
见瑶姬今日神情不对,杨天佑也没急着开口询问,而是依着瑶姬的话语,坐到了她的身旁。
不是杨天佑不关心瑶姬,而是此时瑶姬的作为已经表明。
等会儿她自会将事情说出来。
果然,杨天佑才刚刚坐下。
便见瑶姬深情的望着他,眼神中全是不舍。
看了一会儿,瑶姬才开口道:“夫君,你我相识相知相伴,已经过了十多年。
今日怕是你我缘分已尽的时候了。”
听得瑶姬的话语,杨天佑急道:“娘子何出此言?
是为夫哪里做得不对,惹你生气了?
娘子你.“
然而不等杨天佑将话说完,瑶姬便打断道:“夫君你听我说。
你我今日缘分已尽,这是天意如此。
我本天上天帝的妹妹,因下界捉拿三首蛟,这才与夫君相识有了这段缘分。
今日天象忽变,定是天庭派人来捉拿我们了。
稍后我会为你们施法,替你们隐藏一段时间的气息。
以助你们躲过天兵的查探,让你们能突出包围。
到时候夫君你便带着大郎,往乾元山而去。
只要你们到了乾元山,就算是安全了。
那乾元山,乃是天庭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的道场。
听闻当年帝君受封之时曾经发愿,若有虔诚信众危难之时诵其尊号。
他便会寻声救难,以助信众脱离苦难。
就算碍于天帝的缘故,在乾元山外他不方便出面。
只要你们能抵达乾元山,那就算是脱离了危险。
听闻帝君虽已进驻天庭,但是其下界道场之中,仍留了天兵天将驻守。
那些天兵天将,可不是前来捉拿我等的天兵能比拟的。
有他们在,足以震慑追捕你们的天兵。
记住!
帝君宝号“大慈大悲寻声赴难太乙救苦天尊”!
若是可能,就让大郎拜入天尊门下。
夫君可记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