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十章 绥远之议
    和白家兄妹告别之后,朱允炆心情有些兴奋,也有些复杂。他舍不得这种温馨、知心的感觉,和她见面有一种恋爱的感觉,那种兴奋、那种紧张,都给自己一种异样的刺激,看到白芳蕤,自己的世界里立刻变得安静了,其他的一切仿佛都不复存在。因此离别的不舍就更难以排解,自从昏迷之后,自己总有一种孤独感,她应该算是自己在这个世间非常特殊的人了,前世的永失我爱,今生的偶然相遇,那一瞬间的对视,那偶尔的回眸,还有那会心的微笑,还有那带着一丝后世女性的独立和骄傲,都让自己无法割舍。自己这几年一直想做的一个事情就是要胜过燕王,但是自己左看右看,都看不出燕王怎么会胜过自己。自己并不了解靖难之役的细节,只记得投降燕王的人很多,而且京城里也有好多燕王的密探,但自己并不知道这些人是谁,这更加强了自己的不安全感,而这种不安全感还无法和人诉说,自己所能做的就是要把那些在靖难中有名有姓的人重用起来,其他的手段,都来不及了......

    回到端本宫,徐辉祖的奏章就已经到了,这是自己预先命令的,通政司一收到徐辉祖的奏章,就要赶紧送过来,另外还有徐辉祖、王度的私信。朱允炆有些诧异,为什么还要寄私信呢?而且还分两份,就打开私信看了起来。发现两个人的信件说的是一个事情。徐辉祖在信中劝自己不要那么明显的削藩,容易引起藩王的反弹和串联,列举了这次和代王、代王妃的会面以及对方的反应和自己的对答。朱允炆用手抚着额头,真要命,徐辉祖的二妹妹竟然是代王妃,朱元璋真是厚待徐达一家啊,朱允炆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发现代王的大同离燕王的北平很近,这两个人既是兄弟,又是连襟,似乎有些要命啊,因为燕王的王妃徐仪华不是个普通的女子,在制止朱棣暴虐方面,和自己的奶奶马皇后可以相提并论,对朱棣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他们会不会有些什么串联呢?而徐辉祖给自己发这封信是什么意思呢?是真的觉得削藩太迫切了,还是对自己的妹夫不忍心呢?不过朱允炆确实发现了一个问题,自己现在就表现对诸王的不信任,搞不好会起反效果啊,曾经的自己恐怕是做不出来这种事情的,所以当自己的皇爷爷过世,只有燕王一人造反,其他的人大都比较安静,但现在自己这么做,是不是真的会出现大面积的造反呢?

    想到这里,朱允炆打开了王度的信,王度在信中指责徐辉祖因为私情而枉顾皇恩,觐见之后,两人单独聊了一次,徐辉祖希望王度能劝谏自己,不要做得太明显,否则容易激起七国之乱,这引起了王度的不满,所以在信中大加指责。另外他指出晋王世子正妃是傅友德,周王正妃是冯胜,隐含的指出这两个人都不安全,需要妥善处理。

    朱允炆合上信件想了许久,就把王度的信烧掉了,他知道王度属于幸进,忠心远超他人,但是这些话写在纸上就不理智了,如果被老皇帝知道了,肯定死路一条,有些话自己能说,老皇帝不会说什么,因为老皇帝对儿子也不是没有防范,但是别人说这种话,肯定是寿星公上吊---活的不耐烦了。朱允炆想了一会儿,动手修书两封,派人送给徐辉祖和王度,对徐辉祖表示自己确实有些操之过急,自己对叔王很尊敬,只要他们安分守己,遵守朝廷的法度,自己会让他们安享荣华的,以后如果诸王问起,就如此作答;对于王度,朱允炆严厉斥责,让他做好自己的参谋工作,多看少做,安分守己,要记住自己本分。

    忙完这些事情之后,朱允炆才拿起正式的奏章,里面描述了徐辉祖一行人在大青山附近的所作所为,明确表达了意见,支持建设绥远城,认为可以起到控扼漠南草原的作用,并且可以对东胜、云内等卫起到前后支援的作用,另外大青山南麓的草原肥沃,可以耕种和放牧。只是也提出来,必须尽早建设,现在蒙古尚弱,是最好的时机。

    朱允炆在地图上研究了一阵子,做到了成竹在胸,就起身往乾清宫走去。

    老皇帝还没有休息,还在抽查孙子的奏折处理情况,待朱允炆进来施礼之后,就让他坐下,问道:“允炆,今天去秦淮河怎么样啊?”

    朱允炆苦笑一声,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都在老皇帝的眼皮底下:“皇爷爷,允炆去找白家兄妹,想让白姑娘成立女子纺纱、织布作坊,让其兄长白望儒帮忙打听一下,各地的物价情况,因为最近要推广新式织机,允炆怕引起民生波动。”

    老皇帝笑了笑道:“允炆想的很周到啊,既然白望儒喜欢打听事情,那就让他进锦衣卫吧,专门负责这类事情,你觉得怎么样啊?”

    朱允炆愣了一下,脑子紧急运转,道:“皇爷爷,他只是商贾之子,恐怕不合适吧,锦衣卫尽是身家清白、勇武子弟充任,他好像达不到标准。”

    朱元璋笑眯眯道:“允炆,你都对人家姑娘动了心,朕让人调查过,这家人身家还算清白,做事情比较本分,而且你既然要人家姑娘帮你做事情,怎么能不给人家一些甜头?”

    甜头?这算甜头吗?朱允炆发现自己的脑回路和朱元璋不太一样,自己骨子里还是有些讨厌锦衣卫的,让那个胖胖的白望儒进锦衣卫,感觉如同一个小羊羔掉到狼窝里面啊。但在朱元璋看来,一个商贾子弟能够成为锦衣卫,那是天上掉馅饼啊。

    朱允炆正要说什么,老皇帝打断他道:“朕已经决定了,而且那个白望儒应该已经是锦衣卫了,朕授他锦衣卫千户,负责各地风评、舆情、物价的收集,他还能不满意吗?”

    朱允炆张了张嘴,想了想道:“皇爷爷思虑周全,允炆替他谢过皇爷爷。”

    “好了,好了,你今天过来,是要说绥远城的事情吗?”

    朱允炆一个激灵,自己的皇爷爷会神机妙算吗?朱元璋拿起桌子上的奏折晃了晃,道:“下午这个奏折到了通政司,通政司主事把原本给你送过去了,另外抄了一本,给朕送来了,朕已经看完了,正在考虑呢,你就过来了。坐下,和朕说说你的想法。”

    朱允炆没有坐下,而是拿出绥远周边的地图,摊在桌案上,指着地图道:“皇爷爷,允炆最近在研究蒙古和我大明的态势图,认为目前蒙古处于衰弱期,原因是因为蓝玉捕鱼儿海大捷之后,北元政府军力量几乎全灭,漠西蒙古、漠北蒙古的各个部落都忙于争权夺利,黄金家族无力控制局面,但是长远来说,待他们稳定下来,无论是黄金家族还是瓦剌等部落重掌大权,那么他们的选择还是南下,占领漠南蒙古,然后骚扰我大明边关,有可能重拾入主中原的美梦,如果失败,则会转求互市,如果大明不同意,就可能会大打出手。所以允炆认为,从长远来说,大明必须控制漠南草原的重要据点,而狼山到大青山一线的阴山山脉南麓,就是最好的草原,这一线也是汉之朔方、五原和云中所在地,云中郡就建在现在的东胜卫附近。而唐时沿黄河建立了三个受降城,都是抵御突厥和出击的前沿阵地。另外自汉唐以来,黄河南岸沙化严重,从西受降城南下河套已不太适合,现在最好的地方就是东受降城这边,我军在这附近建了东胜、云内、云川、镇虏和玉林等卫,但从地势上都不如要建立的绥远城,而且绥远城可以和大同互为犄角,保持对漠南草原诸部的压力。”

    朱元璋看着地图,捻着胡须,思考着,待朱允炆说完了,道:“允炆,朕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想保持对蒙古的进攻态势,这个绥远城确实从进攻来说要好一些,另外这些东胜、云内、玉林等卫所可以作为绥远城的支撑,甚至完全成为内线,成为中原的腹地。如果你的构想实现了,那么就可以对蒙古完全占据优势,压缩蒙古的生存空间,这确实很不错。”

    顿了一下,朱元璋继续道:“允炆,其实你的意图朕也猜到了一些,今天下午朕一直也在想这个问题。允炆,你将来对大明和蒙古的战略是怎么构思的?”

    朱允炆想了一下,站起来站在地图旁边,看向朱元璋道:“皇爷爷,允炆经过几年的思考,大致有了以下思路,一个是在大青山南麓建立绥远城,控制漠南草原,压缩蒙古的生存空间,另外就是开发东北,东北河流纵横,土地肥沃,目前为女真人所据,允炆的想法是逐步向北扩展,到达松花江沿岸,就是纳哈出故地,等大明势力扩张到这里,就可以完全控制蒙古三卫。这样对蒙古草原可以形成东部和中西部两面的钳形攻势。皇爷爷你看,从绥远和松花江流域向和林出击,距离都不远,待时机成熟,允炆会派军队再次攻占和林,并在那里筑城。然后对蒙古人采用军事手段和怀柔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最终控制这片草原。”

    朱元璋坐在一动不动,面色没有变化,但心中如同惊涛骇浪一般,他发现自己的孙子很像洪武五年之前的自己,一样的意气风发,一样的打算肃清蒙古,只不过孙子比自己想的还大胆,他当初只是想摧毁蒙元,孙子竟然想彻底占领草原,而从其构想来看,还真有实现的可能。

    朱允炆说完之后,有些忐忑的看向老皇帝,老皇帝微微一笑,又指向西北道:“那你对西北怎么看?”

    朱允炆笑了一下,道:“皇爷爷,对于西北,允炆没有想的太多,西北主要是沙漠和戈壁,允炆觉得关键是控制住其中的绿洲,这相对要容易得多。允炆的想法是出嘉峪关,征调关西七卫之兵,出玉门关,先征服天山北部,然后征服天山南部,当然征服西北要在征服蒙古之后,这样可以同时从蒙古草原出兵。”

    朱元璋对自己孙子的这个策略有些不满意,不过也能够理解,西北并不是大明的重点,对那边的形势自己也不是很清楚,不过允炆的策略倒有一定的可行性。

    朱元璋也走到地图前,道:“允炆,你这个设想还是不错的,总体上看来也是能实现的,但是需要很长的时间,辽东屯田到纳哈出故地,可能至少需要十年乃至更多的时间,你有这个耐心吗?”

    “请皇爷爷放心,允炆还年轻,等得起,允炆的毕生愿望就是肃清蒙古,永绝我华夏之患。”

    朱元璋看到孙子的表情和决心,不由得有些后悔,这个设想很好,只是需要大将支持,在塞外争胜,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自己似乎杀的太狠了,能够实现允炆构想的人目前只有两个人了,就是傅友德和冯胜了,不过两人都有些老了,不太可能远征沙漠了。不过只要允炆有耐心,还可以可以培养出人才的。允炆应该是意识到这个问题,才建立武学的,看来自己要向武学增加投入了啊。

    最后,朱元璋下了决心,道:“允炆,你去召集兵部、五军都督府讨论具体事宜,现在主要做前期准备,选择将领、士兵,准备筑城材料和粮食,另外还要考虑侧翼牵制的问题,北方的燕王、宁王、辽王、代王、晋王都要一起协同,明年正月开始筑城。”

    “好的,皇爷爷圣明,皇爷爷圣明!”朱允炆高兴的拍起了马屁。

    朱元璋也非常高兴,看着朱允炆拙劣的马屁笑的也很开心。

    前后聊了有一个时辰,两个人都有些累了,就让长福拿着点心过来,两个人边吃边聊,爷孙都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