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起源于褒水。
汉中最早时期其实也不叫汉中,而是叫做褒中,或者说叫做褒国。
褒国这个名字,其实很陌生,即便诸葛亮学富五车,也是后世查阅了一些资料,这才知道在汉中这个地方,最早原来是叫做褒国的。
后世的诸葛亮之所以查阅有关褒国的资料,其根本原因还是一个成语造成的:
烽火戏诸侯。
这个典故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物,其一就是昏昧的周幽王,再一个就是褒姒。
周幽王没有什么好查阅的,西周的末代君王,昏昧到了为博得每人一笑,居然点燃了传递重要军情的烽火,昏昧到了这种地步的君王,早已是数千年来人尽皆知了。
后世的诸葛亮,刚开始学这个成语的时候,只是有点好奇,褒姒到底是谁?
居然能让周幽王倾国倾城?
这一百度史料,却牵扯出了一个名不经传的褒国来。
那位倾国倾城的褒姒,就是褒国国君的女儿。只因褒国国君因言获罪,被周幽王关在了监狱之中,然后褒国为了救出国君,便将国君最钟爱、也是最漂亮的女儿褒姒,献给了周幽王。
最终,褒国国君倒是被救了出来,却也为历史凭空增添了一个成语:烽火戏诸侯!
而褒国,就是汉中地界最早的文明传播首府。
其国境也不过是如今的南郑四周,褒斜道就是褒国当时进出关中的唯一通道,现在的褒中县就是曾经的褒国国都。及至秦国开始统一全国时,褒国被灭,褒国这块地盘就被设置了一个郡,这就是汉中郡的由来。
当然,最早的汉中郡,肯定没有现在这般大。
……
后世李白有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虽然这句诗描写的是巴东白帝城,到江陵城的这一段长江水道,却也说明了走水路在这个时代其实是最便捷的交通方式。都千里江陵一日还了,吕奉先曾经的赤兔马,也不过如此吧?
当然,如果是逆流而上的话,日行两三百里也是没问题的。
从西城县到汉中首府南郑城,汉水的这一段水路就是逆流而上。
三桅战船,可以在汉水中航行,风帆随时调整着角度,战船凭借着风力逆流而上着。
船舱中,数百将士静静盘坐着,枕戈待旦。
甘宁、魏延、关平、周仓四人,围坐在一起,商讨着在哪里下船比较合适。
按照孔明军师的话来说,他们四人都是军中骁将,此番刚刚进入刘皇叔帐下,亟需一份军功来立足,否则以关羽和张飞的脾性,只怕多半会看他们不顺眼的。
这一点,魏延是深有体会的。
所以,军师给他们安排了一份任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张鲁反扑西城县,结果却惨败于城下,最终只带着不足万骑,狼狈的退回了南郑城。刘皇叔若想坐稳汉中,此时就必须痛打落水狗,兵贵神速的就此灭了张鲁。
是以,按照军师的计划,西城县几乎是倾巢而出。
关羽作为第一梯队,带着两百精骑衔尾追杀张鲁,务必不让张鲁有喘息之机。
接着就是赵子龙。
他带着三千骑马的步军,作为第二梯队,接应关羽的同时,同样肩负着追杀张鲁的重任。
再接下来,就是主公刘备,加上军师诸葛孔明,还有上将张飞,他们统领五万步军缓缓压向南郑,直接兵临南郑城下,伺机与张鲁决战,一战而定汉中之乾坤。
这个计划,是早就做好了的。
只不过,大军全军出击之前,魏延和甘宁他们却都来了。
如是,军师诸葛孔明又突发奇想,准备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正面的这五六万大军,如果有战机的话,可以与张鲁进行正面决战,若是张鲁紧闭城门不战,这五六万兵马就可以作为吸引张鲁视线用,背后却靠着魏延和甘宁等人,突袭南郑。
毕竟,张鲁肯定没有预料到,刘备军中居然有三艘战船。
当然,暗渡汉水偷袭南郑,也只是辅助。
能够偷袭拿下南郑的话,皆大欢喜,即便偷袭不成,也算是给张鲁一个惊喜。
这一点,作出这个临时暗渡计划时,孔明军师就讲得很明白;至于去与不去的抉择,还得靠魏延他们四人拿主意。
魏延他们的主意就是,此刻他们正坐在战船上,正在暗渡汉水前往南郑。
……
“南郑城的护城河,同样是引援汉水。不过,汉水却是穿南郑城而过,所以南郑城有两道水门连接着护城河。”甘宁一边解说着,一边在地图上标出那两座水门。
甘宁出身于锦帆贼,最早改邪归正的地方,其实就是在川蜀刘焉帐下。那时,刘焉还算贤明,张鲁刚刚为刘焉拿下汉中,也没敢立马跳反,是以甘宁也曾到过汉中的。
当然,他去的地方主要就是南郑城。
所以,甘宁知道南郑城有两道水门。
南郑城的地图,是孔明军师交给他们的,甘宁在地图上标出两道水门,就是准备通过这两道水门,悄悄潜伏进城内,然后等主公大军到时,他们在某个夜晚趁机杀出,打开城门,接应主公麾下大军杀入南郑城内,这就是大功一件了。
南郑城肯定早已戒严,即便是商旅,这时只怕也无法进入南郑城的。但是,战船上的这数百精兵,几乎都是精挑细选的水中好手,从南郑城的护城河潜入那两座水门,还是不要太容易。
毕竟,主公刘皇叔的大军,此时还正在八百里的山道中跋涉着,南郑城再怎么戒严,这几天也不会严格到水门都被堵住的。
乘坐战船,走水路的速度,自然比山路中行军要快很多的。
甘宁他们就是要打张鲁一个措手不及,提前潜伏在城内。
按理说,这个计划算是九死一生的,他们这些打开城门接应的将士,必然会遭到南郑城的汉中军全力厮杀,能够生存下来的将士必然少之又少。但是,无论是魏延还是甘宁,即便实力稍差一筹的关平和周仓,却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这个行动。
据说,张鲁麾下是没有得力猛将的,他们四人堵在城门口,还不是大杀四方?
所以说,潜伏进城内,悄悄打开城门,接应主公的大军入城,这个行动对普通将士而言,确实是九死一生,但对他们这些猛人来说,却是大功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