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露营地又潮又冷,但是,这并不妨碍这帮熊孩子鼾声四起。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尖锐的牛角号声音响起,对晴雯来说,这声音刺耳好像划破玻璃,可惜,在十七世纪的伦敦,玻璃还没有那么普及。
“天啊,不会是吸血蝙蝠来了吧?”一个孩子凄厉的声音从帐篷里传来。
“妈呀,这声音让我尿炕啦。”
“你喊妈也没用,这鬼地方你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
又一阵急促、无礼的号声响起,孩子们跑了出来,有点没有穿上衣,还有的孩子长裤只穿了一条腿儿,更有甚者,一出门就撞到火堆里,现在,被嬷嬷们给用担架抬走啦。
“立正。”这是三嬷嬷的声音。
三嬷嬷因为善于结交江湖朋友,并且喜欢拉帮结派,因此,有些对谁都不服气的那么股子霸气。
按理说,三嬷嬷这样的人,是最不招管理者待见的。但是,晴雯却不是这样通常意义上的管理者,她喜欢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既然三嬷嬷是个江湖气很重的人,那么,不妨就让她把这一点发挥好。
本着这样的想法,晴雯就不顾大嬷嬷和二嬷嬷的强烈反对,选定了三嬷嬷为这次夏令营的执行教练官,专门来整治和教育这帮子熊孩子,当然,是在集体教官的教学计划的基础上。
不过,晴雯也知道,自己的这种委命不免会招来其他嬷嬷对此的不满,但是,她情愿看到三嬷嬷成长,也不愿意打击她,并把她挤兑到和自己成为对立面的位置上。在这一点上,晴雯还针对地做到了大度和知人善用。
果不其然,三嬷嬷一点儿都没让自己这个信任孤儿院原站失望,她很会组织人,还会奖惩分明,并且态度很鲜明,让这帮子熊孩子懂得这位教练官的立场,因此,三嬷嬷在夏令营的初期就基本上震慑住了这帮熊孩子的大多数。
“立正!”三嬷嬷口令出“:
“向前看齐!报数。”
熊孩子们虽然正睡得香就被提溜了起来,但是,他们在这位严厉的教练官面前大气都不敢出。
“现在,向左转,跑起来,绕过这个山梁,跑回伦敦去。”
“妈呀,”有孩子发出了哭腔。
“二十多英里的路,得跑多久啊。”
“我的衣服还没打包呢。”
三嬷嬷不管大家的议论,继续说:
“当大家看到大本钟下面的二嬷嬷的时候,她会在大家的手上盖一个戳儿,然后,你们行军,再跑回营部。”二嬷嬷正色说。
“天啊,难道还要跑回来?”
“这里外里算下来,可是四十英里啦。”
“能不能捎带脚就开溜啊?”
“别想了,当初咱们爹娘送咱们来的时候,就已经和孤儿院签好了合同,说的是如果咱们中途开溜,玩中止的话,孤儿院有权利追索罚金,这罚金可是咱交的夏令营费用的十倍。恐怕,咱爹娘都不会给咱们付的。”
“什么,什么?我没听明白,你是说如果我们中途退出夏令营的话,还得让父母交什么天文数字的罚金吗?这,这也太不合理啦。”
“省省吧,什么公平啊,合理啊,咱们现在这都是被咱们父母给推到火坑里来了,他们能推,他们就能够抛弃我们,怎么会给咱们付钱的呢?!”
“就算父母听了咱们的话,也肯出十倍的罚金,可是,他们还是会因为咱们是熊孩子给送到别的夏令营里的,说不好,比这个夏令营还惨呢。”
这帮孩子不是没有心眼,而是心眼儿多到随时都在找教育机构、父母的差错,好加以威胁和利用。
但是,大家伙儿先还是七嘴八舌,如今,在马上就要开始马拉松式、敢死跑步之前,终于通过争论和探讨达成了一种共识,那就是:
“天下乌鸦一般黑,每个夏令营都不好混。”
还有就是:“自己的父母有时候也会不顾及自己的亲骨肉,不可信,不可依靠。”
带着这些认识,他们一个个地突然不说话啦。因为,说话也徒劳无益,此刻只能成为希腊奴隶般的吃苦耐劳,也只求这个魔鬼训练营一般的夏令营尽早结束。
熊孩子们一旦审时度势地意识到了自己的优缺点,分析出了自己的表现正在和奖罚挂钩,在不得脱身的情况下这里到底有哪些个有利之处和不利之处,他们一个个地,就马上变得乖觉了起来。
既然逃跑和挣脱这个严酷夏令营就目前看来是无望的,那么,不如还是夹着尾巴做人,不要轻易地惹毛这些接近于更年期的蛮霸妇女们,在这种表面的守规矩之下再见机行事,成为一个不动则已,一旦有机缘就动的真正的机会主义者和猎捕者,是这帮熊孩子们此刻最理智的选择。
“一、二、三……出发!”
当二嬷嬷喊出这个号子的时候,在楼上窗子里紧密注视着这里的是晴雯。
她在楼上点了点头,这是下意识的动作,根本就没有人能看到。似乎,这就是对这段时间里孤儿院的管理团队的一个肯定。
宿营地的灯光还在亮着,一排孩子列队站着,然后,在三嬷嬷的口令下箭一般地飞出,这个半夜即起的行动还真的值得拭目以待。
晴雯手里拿着从嬷嬷院长那里传来的证书,她此刻第一次在这个十七世纪的伦敦找到了一点踏实的感觉,不再像以前那样一想起后周就撕心裂肺。
很可能,晴雯心想,自己现在这么稳定的心态是来源于自己开始踏实地在岗位上一步步地迈向着自己的既定目标的缘故。
眼看着就要天亮了,晴雯拿起了诵祷书,她自知自己能当时院长完全是蒙的,所以,现在正是提高业务能力的关键时刻,听说,董事会就院长的接替人自己也是很感兴趣的,说好了一个月以后要来孤儿院视察,那时候,将是一次新的考验。
想到这里,晴雯真的就开始埋头读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