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舞如蝶 作者:七夕到底有多远
分卷阅读327
的规矩就是这样。现在随了老韩,尽管没有年轻人在一起打闹嬉玩的热闹,可也算踏踏实实地过了一上午。
还不等天黑,老韩被张德海拽去了。等他回到我屋里,已快到晚上十一点。
看到老韩脸膛红润一身酒气,我起身递给他湿毛巾,泡了一杯热茶放到他手边,“怎么喝那么多酒?”
“没办法,他不停地劝。”老韩说的他,想必指的是那位老人。擦了一把脸,把毛巾给我,老韩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尽管我不在酒席现场,却也能想象得出老人身边坐着都是些什么人,想象得出觥筹交错的热烈场面。
还没坐稳,雪屏打来了电话。
老韩又站起来,走到窗口去接,他声音并不大,说些什么,我不能听清楚。
我毫不在意。老韩和雪屏说他们的公事,我从来不关心。我深深明白,在老韩这样有着公职的人身边,我不能啥都问,也不能啥都必须搞清楚。
给老韩在浴盆里放好热水,我坐回来,拿起床头上的《白鹿原》,漫无目的地翻看着。
白嘉轩和鹿子霖几十年的明争暗斗,在我看不进去的文字里静静地上演着。
接下来的几天,老韩忙个不停。
从初二到初五,来拜年的人很多,比我想象的还要多。大多数不是亲戚,还是些我不认识的人。要么是村里地面上的一些企业的人,要么就是跟老韩合作过的建筑商,或者是市场里的承包商,还有一些言行举止流里流气的人。
往往在老韩家门口会停一溜儿各式各样的小轿车。
来的客人很少有留下来吃饭的,常常是提了高档烟酒来,再就是小坐一会儿,给皓皓发些压岁钱。这些压岁钱呢,少则五百,一般都是一两千,甚至有出手给五千的。皓皓好像已经习惯了这种场面,道声谢谢,转身就出去了。
老韩在空档里也经常出去,这些空档也往往是在晚上。我不问也知道,他也是忙着出去给人拜年了。以老韩的个性,他是不会白白地收取别人礼物的,回来多少,他会照样甚至加倍地送出去。很多次临出门了,他礼节性地问我要不要一起去,我都笑着婉言回绝了。应酬是少不了的,但是这种应酬多多少少令我不安。我宁肯在家陪皓皓和梅梅看电视或者玩电脑。
好在这一段时间没有见着林文龙和陈汉章,我也懒得问老韩。
初五一过,老韩又忙着跟雪屏他们商量在村里搭台子唱戏的事。老韩说过多次了,自从城北郊一点点开发,村里年年都要唱大戏,西安易俗社,戏曲研究院,咸阳大众剧团,兴平剧院,户县剧院,凡是名角,一个也不能少,每一届电视里《秦之声》栏目的“戏迷大叫板”的冠亚季军得主自然也不能少。花钱不是啥大事,群众的口碑,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才是硬道理。
大街上很久前唱的是迟志强的囚歌,再后来流行刀郎,这几年却是群众百听不厌的秦腔后起之辈商芳会。街头的霸王榜就是这样,你家放什么脍炙人口的曲目,我也就不厌其烦跟风起哄凑热闹,还要比你更大声更疯狂。
马友仙,李爱琴,刘茹慧,陈妙华,丁良生,孙存蝶,李买刚,李小峰,张宁,商芳会,一个也不能少。当然,豪也在被邀请之列。
有时候,我也跟在老韩屁股后面,到这些剧院或者演员家里逛逛。大多数时候,这些演员的演出只是跟外务组联系就可以了。
因为轻车熟路,也因为早先都打过招呼,名演们都答应下来,不管有没有档期的,因为荫水坊唱大戏的时间是初十到十六,他们完全能支配好到荫水坊的出场时间,信誉,对他们来说还是非常看重的。
初九那天一早,雪屏忽然打电话给我,问我要不要跟她去香积寺烧香。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这是一首王维著名的亦景亦禅的古诗,描写的就是这座千年名刹香积寺。
香积寺位于市南郊韦曲镇西南的神禾原上,距西安城南17公里。是佛教净宗的门徒为安葬和祭拜其第二祖师善导和尚修建的,有将近1400年的历史了,香火极其旺盛。
我说恐怕不行,今天皓皓舅家要来人回拜呢。按照本地习俗,十三岁的孩子,舅舅家最后一次给送灯笼,俗语叫“完灯”,我得帮梅梅招待他们。
雪屏笑道:“你还是算了吧,我跟老韩说一声,算是给你请假一天。他们自己做或者在外面叫外卖都行,省得你搁在家里感到别扭。”
我在家里别扭?
雪屏是个快言快语的人,她说出这种不走脑子的话,难道是说她早就看穿了我和老韩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那么,老韩周围的人,是不是也对我们的关系起了流言蜚语呢?
我不由得慌了起来。
☆、272
香积寺之行,或许是老韩的刻意安排,也许他不希望我在初九这天面对他妻舅家人时候尴尬才让雪屏约我出去,按说,初一十五才是进庙烧香的正日子。
第一次和雪屏单独出门,或许是怕我孤寂,一路上她不停地说话。我只是驾着老韩送的那辆奥拓车,微笑着很少言语。好在,雪屏再也没有把话题转移到我和老韩的关系上来。
人和人之间是应该保持尺度的,雪屏是否知道我和老韩是哪种意义上的关系已经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她不再戳破不要渲染。
在香积寺磨磨蹭蹭一直到了中午,回来的路上,雪屏并不急着回家。他说韦曲镇有一家长安稼娃搅团很好吃,硬是要我去尝尝。
熬不过她的热情,我们拐到了那家饭店。
在饭店又磨蹭了近乎一个小时,她有一句没一句地问我一些过去的事情,在哪个学校上的大学,毕业后走了几家单位,后来怎么换了做销售,又怎么在南漳受的伤。
我用最简单最有概括的话敷衍她。最后,我岔开话题:“雪萍姐,张德海的那个碎爸回来,怎么不住酒店,却要住张德海家里呢?”
雪屏笑了:“那还不是为了见村里人方便,顺便给张德海也造造势?这些天,这老头子天天让张德海带着在村里转悠呢,只要有他还记得的老人,都要去谝一谝。”
我有点纳闷,“要说,他几十年音讯皆无,突然衣锦还乡,和还健在的儿时伙伴见见面叙叙旧情是在情理之中,这和造势有啥关系?”
“这个你就不知道啦。据说,张家这老头在台湾混得不错,手底下有好几
分卷阅读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