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忠国对外战事大胜,京都之中几乎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庆的氛围到现在都没有完全消散。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朝户部尚书文道府邸,府门之上白绫高挂,全府上下一片悲痛之色。
文道年近七旬在朝为官已近四十载,不仅是当今的户部尚书更是北征督粮官。文道为人谨小慎微寡言少语,从不做出头之事也是从不得罪人的‘老好人’。他之所以能坐上尚书的位子资历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这点。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兼职北征督粮官的晚年,却做了一件让人十分意外的事 。
老皇帝荒淫无道懒于政事致使府库空虚黎民困苦,征督粮草一事殊为不易。前任督粮官就是由于筹粮不利 被撤职的。新皇登基任命文道兼职此事。
这位文大人一改以前‘老好人’的形象,一上任就杀了不少屯粮和拒不纳粮的商贾巨富与官宦。在这等时候如此作为,上面那些人少不得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会暗中出手压一压反对的声音。可是等战事一了外患一除,上边那些人又该如何平复这些人的怨气呢?又会如何平复呢?这一点为官多年的文道不会不知道,可他还是如此做了。
这还不算文道还以年近古稀的高龄亲自押送粮草,这期间又让他杀了近三分之一的漕运官吏。被杀官吏无有它罪,唯延误和中饱私囊而。那些延误的还好,胆敢中饱私囊者无一例外竟全被文道满门抄斩。一时间从筹粮到漕运的各级官员个个胆颤心惊尽心本职,无人敢贪棵草粒米。
有人推测文道如此狠辣行事,是为了保住官位。极少数知情者知道其实事情并非如此,以文道的年纪做的再好,至多也不过一两年就要退下来了。那么文道究竟为何要如此呢?
原来这文道虽身居高位家中却人丁不旺,只有一子名唤文荣。文荣是个颇具才德的读书人,只是为人太刚仕途一直不顺,到如今不过是个编修。再加上前些年生了场大病,从此身体一直就很虚弱。文道对自己这个50多岁的儿子,已是失了信心无心栽培,自然更不会费心用这样的方式为其铺路。换句话说即便用这样的方式把他儿子送上了高位,以文荣的心性智慧日后也应付不了这股报复的势力,真到了那时只怕性命都难以保全。
文荣育有三个子女,长子文均,次子文麟,三女文敏。文均从小聪慧,为人正直和善。不仅遗传了父辈文人的基因,而且酷爱武学,习武的天赋甚至都超过了习文真格的文武双全。文道对这个长孙最是喜爱寄予厚望,亦不操心顺其自然,任其想文便文想武便武。相比文均文麟就要差的多了,从小娇生惯养一身的公子病。脑子虽然不笨不过生性懒惰,使他文不成武不就。对于文麟文道着实操了不少心。原本按照文道的打算是让文麟上前线,只要能混些军功回来,再好好运作也能有个出路。
当然文道心里清楚自己这个孙子是个什么材料,不过他更知道自己是督粮官,前线那位怎么也会给几分面子。只要自己在征督粮草的事上做的还过的去,到时自己再开口相求,想来文麟得个不大不小的军功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若是事情真如此发展,人老则精的文道自有不伤和气就抠出粮草的法子。当然在粮草的数量和运输的速度上自然是会差一些的。这样战争当还是会胜,只是谁晓得会晚个几年。奈何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世事无常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后来从军中传来消息,文麟因违反军纪被王长生亲自下令斩首示众。文道得知消息伤心欲绝,并大发雷霆之怒。不过被随之而来的另一则消息,却让他硬生生的压下了胸中怒气。
原来本以游学为名出门在外的长孙文均,竟是早已偷偷跑去参了军。并就在这空挡军中传来消息,文均因能征善战屡立战功被王长生亲自请封为副都统。副都统那可是正二品的官,他文道做了四十年的官也不过是个三品的尚书而已。如此文道倒认为王长生还算是会做人,加上次孙文麟又确实不成器。因此猜测当是文麟素日做事太过才致杀身之祸。否则即便是王长生太年轻不通人情事故,那军师司马法政总该是会劝说的,再说能登帅位之人会不通人情事故吗?
如此胸中怒气减弱,也就压的下来了。文均升任副都统之后不久,大军就制定了要兵分三路围剿大蒙的计策,文均被任命独领其中一支。独领一军自然权限大涨,不过所要承担的责任自然也就更大了,功者赏罪者罚。按照文道的本心来说,是不愿让文均承担如此风险的,毕竟文均还有些年轻。不过他自然是不能上书提出收回孙儿的任命的。
所以他为此做了两件事:其一便是在征督粮草一事上大为尽心,以期文均不会因补给一事有什么差池,如此若能功成自然最好。其二他斟酌良久修书一封给王长生请他务必保全文均,若他年轻气盛贪功冒进,可立即裁撤领军之职,做个无功无过之人。若事情果真如此日后文道见了王长生,少不得还要称一声“王大帅”。可偏偏事与愿违最后决战之时,文均亲率骑兵追杀单于主力。虽然最后亲自斩下了单于头颅立下不世之功,但是自己身中七刀三箭最后伤势过重不治身亡。如此才有了文府白绫高挂的景象。
早在月余之前文道便得知文均死在关外的消息,先后两个孙儿死在关外文家已是断了香火,文道痛不欲生几度昏厥。平复之后的文道将这一切归罪于王长生,心生恶念寻机报复。不过王长生是武功高绝的大宗师,回师之后又未在京都久待,是以文道并未寻得机会。文道哪肯就此罢手几经思量,想出一条毒计。只是此计不知为何被文荣知晓了,文荣并不认同父亲文道的做法。
于是在月余之前文府的密室之中,文荣苦劝文道道:“父亲为何非要如此不可,这样会害了文敏一辈子。”
文道情绪十分激动,面目狰狞浑身颤抖的怒道:“为何如此?他王长生让我文家绝后,他王长生让我文家绝后啊!”说到最后文道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力气,瘫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不断的重复着这一句话。被文道说到痛处文荣亦是难过,泪洒衣襟悲伤之情难以言表。
良久之后文荣轻拭泪目鼓起力气说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不该祸害无辜。况且以韩铁虎与王长生的关系若真是伤了韩铁虎,王长生岂会善罢甘休,终归还是要为活着的人考虑。”
文道闻言冷哼一声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文道的孙儿就该是这样的命吗?即便就是如此那他王长生就其罪可赎了吗?不说其他只故意放走单于之子留下祸根一条,便罪该万死。”
文荣又劝说道:“对大蒙的战事王长生还是功的,故走蛮子一说不过是传闻罢了,没有确凿的证据。而且圣人曾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算传闻属实,想来王长生也应当是因为有这方面的考虑。”
文道闻言当即恼怒道:“你也是年过半百的人了,没想到竟还是整日只知死读书庸才。他王长生是只有这一个心思吗?圣人有没有说过‘敌国破谋臣亡’?你看征战归来的武将哪个不是高官厚禄,为什么会这样呢是过往战功吗?年轻皇帝是还用的着他们。”
文荣虽是50多岁的人了平日却是极怕他的父亲,若是换作它事被父亲责骂文荣是万万不敢反驳的。可是想到自己的女儿文敏,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又说道:“父亲执意要为难王长生,我拦不住便不拦了。不过为了报复王长生却要赔上我女儿的性命我不答应,死也要阻拦您。”说完竟招呼也不打的转身离去。
文荣走后文道慢慢平复心绪,而后冷冷的自语道:“可惜王长生并没有儿子,着实可惜啊!那就让他尝尝失去结义兄弟的滋味吧!想来不会比我失去孙儿好受到哪里去吧。哈哈哈。”
文敏是文荣最小的女儿今年刚满20岁,生的秀外慧中温婉动人。由于从小受父亲的影响,酷爱诗词又画的一手好画,是个有名的才女。按说这样一个有才情的女子,肯定是更钟情风流潇洒的饱学之士的。可哪知这位大小姐却偏偏爱上了一名武将。
其实美女爱英雄这也无可厚非嘛,可你若是知道这员武将是谁,保准又会不以为然了。怎么呢?原来这员武将名唤韩铁虎乃是大帅王长生的义弟,生的虎背熊腰神力盖世。又有机缘得了玄苦大师真传,武学造诣与王长生亦在伯仲之间,乃是当世第一流的猛将。要说英雄也真是位英雄,战场之上做先锋,一人便斩杀了大蒙七虎中的四个,更是两次救下王长生的性命。只不过这位韩铁虎将军是个糙人更是个莽汉,大字亦不识一个。若只有这些也就罢了,最要命的是另一点......要怎么说呢?对于这样一位卫国护家的英雄用其它的词形容有些不敬,就说一个“憨”字吧。倒不是傻,不过确有些太憨了。如此韩铁虎和文三小姐可就有些不般配了。
奈何世间之事唯情之一字最是难说。那一日敏与铁虎初次相遇,那一日敏与铁虎只相对一笑,那一日敏与铁虎就此相识。女子安静恬淡温柔如水,男子真诚朴实憨的可爱。相依相伴读一本好书练一套长拳,好似神仙眷侣。只愿一生皆是如此,可是你为何要在我怀里哭着笑?她走了于是他也走了,只因为他答应过给她温暖的怀抱,那么即便是通往天堂的路上也依旧算数。
敏与铁虎已是神仙眷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