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8章
    第122章 官司
    囡囡和霏霏的事情暂且告一段落,囡囡也并没有看到当时与盛霜序牵牵扯扯的沈承安,之后他们便没有再往来。
    盛霜序的骂名背负了太久,乃至奔波于法院时都没什么真切的实感,等到临近开庭时,才终于产生了几丝面临人生大事的紧张和激动。
    沈承安如约在官司开庭日那天接送盛霜序前往法院,这场官司几乎是玛利亚全程包办,盛霜序要做的事情很少,律师可以为他代劳一切事项。
    盛霜序作为原告可以不出庭,但他还是想要亲眼看着这场官司打完。
    这场案子并不复杂,已经扩散到社会层面、影响力如此大的谣言基本一告一个准,只是大多数人都只是普通人,并没有精力和财力去和网爆者维权,越是这种无奈的退让,才越是引起网爆者的无成本狂欢。
    如果是以前的盛霜序,大概也只能选择妥协。
    即便是已经告到法庭,盛霜序也只能追根溯源去追究造谣的源头帖帖主的责任,原本那个转发量很高的帖子已随着法院传单的到来而删除,被告也曾在开庭前痛哭流涕地试图联系盛霜序撤诉私了,也都被盛霜序所拒绝。
    被告是个很年轻的男人,他在开庭之前就已多次表示自己的家庭情况无力赔偿罚款,甚至在散布谣言时他还只是个大学生,他博得他人眼球、赚取流量时,却没想过自己会酿造出如此恶劣的后果。
    盛霜序目前不缺钱,他也不需要任何赔款,他只想要公正的判决——就算盛霜序心地再过善良,也绝不可能原谅摧毁他一生的始作俑者。
    宋玲雅亦是如此,他同情宋玲雅这个年纪轻轻就失去一切的女孩子,却无法原谅她的栽赃和逃避。
    盛霜序从始至终都只想要自己的清白,想要一个道歉。
    但公众永远是记忆力短暂且短视的,盛霜序即便顺利赢了官司,网络上的舆论也远不如当年谣言盛起时热烈,大家感兴趣的永远都是“老师”和“学生”之前的禁忌秘闻,真正的现实哪会满足所有人的窥探欲和八卦心,故而都对真相充耳不闻。
    盛霜序已不再天真地觉得一场官司就能恢复自己的名誉,这么多年来,他看得很透彻,他所做的就只能证明给自己看。
    盛霜序坐在原告席,看着被告席上的男人哭诉自己还年轻,哭诉自己也有了家庭和孩子,不想因此毁掉一切时,不禁大脑一片恍惚。
    盛霜序这被毁掉的几年,又该去找谁哭诉呢?被告尚且可以祈求盛霜序的原谅,可当时看热闹的群众会放过盛霜序吗?
    盛霜序忽然想点一支烟。
    庭审的过程既漫长又短暂,却又比盛霜序想象中的要轻松得多,这场官司的热度如他所想并不高,甚至没有前来采访的记者。
    几年前的盛霜序被暂时拘押在警察局,并不知外界的风云突变,当他因为证据不足被释放、走到街上的那一刻,无数摄像头和闪光灯将不知所措的他所包围——而如今则只剩下他一人,他不想和任何人交谈,也不想谈起任何和这桩案子有关的话题。
    盛霜序走出法院时,转角就看见了站在车外的沈承安。
    盛霜序这场官司是不公开审理,沈承安便没有陪同出席,他也不知道在这里站了多久,人就像尊雕塑,见到盛霜序的时候才微微挪了挪位置。
    沈承安没有问盛霜序的官司怎么样,他知道玛利亚不会搞砸,只是说:“老师,我送你回家吧?”
    盛霜序脚步停在原地,既不靠前,也没有后退,他看着守着自己的沈承安,心中说不出来的滋味。
    “我不想回家。”盛霜序说,说完他就为自己的话后悔了——他这就是为沈承安暴露了自己的意图,他恰恰不大想让沈承安知晓自己的动向。
    盛霜序也不知自己在想什么,又补充说:“我想吸一支烟。”
    不该说,他不该这样说!盛霜序警告自己,他竟然在同沈承安心平气和地讲自己想法,这样就像有什么潜含义的暗示似的。
    盛霜序为自己的不寻常感到羞耻,但却是越补充越乱:“你今天不去上班吗?”
    沈承安被他说中了,他的工作室刚刚起步,很多事情都得他亲力亲为,他的计划也本就是把他的老师送回家里,再折去上班。
    “不,”沈承安咽了口唾沫,说,“可以不去。”
    盛霜序并不知道沈承安转瞬之间就为自己翘了班,垂下头说:“我想去看看我妹妹——”
    “我记得在哪,”沈承安急匆匆地说,生怕盛霜序挤出一句什么要自己离开的话,“老师,我的记性很好,我开车载你去吧。”
    天晓得盛霜序为何要同沈承安说这么多,他根本不想同沈承安泄露太多自己的想法,他的语气、他的措辞都像是暗暗地藏了什么他不愿直面的东西。
    “这是最后一次了,老师,”还没等盛霜序开口,沈承安就自知之明地说,“官司也结束了,你和我妈妈之间的交易也应当结束了,我没有理由缠着你。”
    沈承安说过很多遍“最后一次”,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是不是“最后一次”,如果能借此多和他的老师相处一会儿,他不介意把这四个字说得廉价。
    沈承安信誓旦旦的保证总能骗得盛霜序的片刻信任,等盛霜序坐在车里、看着车窗外的景色飞速倒流时,才钝钝地意识到自己已听了太多次“最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