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537.第534章 张居正的纠葛
    第534章 张居正的纠葛
    秘书处拟定的科试改革草案,跟杨金水在工商联筹备议事会上说的差不多。
    乡试将与吏员招录考试合二为一,每年举行一次,由礼部轮流派员到地方主考、都察院派员监察,各省布政司协助考试。
    招录人数根据各省布政、按察两司,前一年预算的吏员空缺而定。会试也是一年一次,与乡试相隔半年。各省乡试前列若干名,才有资格进京会试。
    会试中试者继续叫进士,只不过是为中枢六部诸寺和都察院、宣徽院、律政院招录官员。在中枢观政两三年,再下到各县为知县。
    乡试会试都分国政和律政两科。
    考试内容也要大改,摒弃八股文,初步确定为国文、数学、自然通识三门基础科目。
    国政科有时政策论,律政科有律法通识,两者也都有案例分析
    这份草案,张居正看完后左思右想,觉得不妥,过于激进,持反对意见。
    但他不想在这件事上跟皇上直接发生冲突。
    自己刚刚出任内阁总理,新政改革也才刚开始,就跟皇上在大事上顶上了,这事要是传出去,亲者痛,仇者快!
    对新政改革会影响很大,更会严重打击己方的士气,鼓舞旧派的士气。
    这份草案发到内阁十几天,张居正一直在顾盼左右,找借口推脱。
    今天皇上面对面问自己这件事,张居正知道躲不过去,必须表明自己的立场。
    听到张居正说出他的反对意见,朱翊钧有些失落,但不觉得意外。
    张居正虽然大刀阔斧地搞新政改革,但他是位正统的程朱理学弟子。
    在历史上,为了压制越发泛滥张扬的心学,扶植日渐衰败的正统理学,以及抢夺人才培养和选拔权,张居正甚至下令关闭各地的私立书院。
    很矛盾啊。
    可这就是真实的历史。
    朱翊钧在翻阅过往的文档时,惊奇地发现。
    徐阶是心学再传弟子,严嵩更是王阳明的好友。
    东厂和锦衣卫的过往档案里有记载。
    正德三年,严嵩得知王阳明被贬贵州,经过分宜,便前去迎接,并在自己的“铃山堂”设宴接风。
    相谈数日,二人结为好友。
    分别时,王阳明挥毫写下“铃山堂”墨宝相送。不久后,严嵩将阳明墨宝做成匾额悬挂。
    正德五年,王阳明任江西庐陵知县,严嵩前往庐陵拜访老友。
    谈到中年在官场的不易和立志行善的决心,严嵩不禁泪如雨下。
    王阳明便讲解了“天良”学说,教导严嵩,劝解他以后做个有良知的人。严嵩佩服得五体投地,视王阳明为师。
    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起兵造反。
    时任南赣巡抚的王阳明得知严嵩在家养病,特请他到吉安参赞军事,协助平叛,严嵩欣然前往。
    宁王之乱仅四十三天便被王阳明平定,严嵩随王阳明一同登南昌明远楼赋诗玩景。
    严嵩挥毫写下一诗赞阳明之功:“绣斧清霜避,楼船绿水开。风云千历会,麟凤众贤来。投老仍严召,当途赖上才。向来筹策地,投檄净烽埃。”
    立志以王阳明为楷模。
    看完这些真实的记录,朱翊钧觉得不可思议。
    王阳明最欣赏的、认为未来二十年必有大出息的严嵩,结果成为嘉靖朝最大的奸臣。
    阳明心学再传弟子徐阶,成为嘉靖朝最精明的官僚,滑不留手,入阁二十年,与国无多益,却把徐家经营成三吴最大的地主。
    反而在王阳明之后,对大明贡献最大,影响最深的张居正,对阳明心学是一点都不感兴趣。
    朱翊钧从东厂和锦衣卫的记录里知道,张居正不仅老师徐阶是王阳明再传弟子,交往和招揽的党羽,也多是心学弟子。
    但张居正认为心学走上了歪路。
    张居正认为广泛传播的王阳明心学,对学界的风气产生了巨大影响。
    大部分学子们不再脚踏实地,而是热衷于高谈阔论,指点江山,书院逐渐沦为读书人“清谈”之所。
    这些人进入仕途后,把那套务虚的风气带到了官场。
    朝堂之上大家开始以道德标准,代替职业能力作为评判人物的尺度;官员的奏章字数越来越多,提的意见越来越天马行空,不切实际,根本无法落实。
    当然了,他们只是写写过嘴瘾,根本不会想着去落实。
    张居正对这一现象深恶痛疾。
    在出任内阁总理,上的类似于施政纲要的《陈国事疏》中,他重点提到了“核名实”和“省议论”,就是要杜绝务虚之风。
    看完严嵩、徐阶和张居正相关记载,有时候你会觉得历史和事实是如此的荒诞。
    但朱翊钧觉得很正常,人都是矛盾的。
    从张居正给自己做老师开始,朱翊钧就用心去琢磨他的三观和思想理念。
    朱翊钧逐渐发现,张居正不仅觉得主流心学走向务虚的歪路,更觉得部分心学走向狂悖的邪路,比如李贽主持的“新学”。
    张居正觉得“新学”在济世济民上确实有长处。
    但是重利轻义,乱法紊纲。
    长此以往,大明会君道秕僻、朝纲日陵、国隙屡启、民不聊生,此前的新政改革,最后变成一场空。
    朱翊钧一直在努力引导着张居正,让他多多接触新事物,开拓视野,跳出思想桎梏!
    数年下来,确实有些效果。
    朱翊钧发现张居正对完整的财税系统有了清晰的认识,从清丈田地、一条鞭法已经进化到接受摊丁入亩、类似于官绅一体纳粮的全民赋税。
    但是完全改变谈何容易?
    张居正在经济建设方面一直徘徊不前,认为兴办工厂、海商互市只是增加国库收入的一种手段而已,是权宜之术而非大道。
    他认为吏治败坏,就是因为大家摒弃了程朱理学,使得人心不古。
    只要大家遵循程朱理学的道德标准,就能重振朝纲、官清吏廉,定能抑制豪右、百废俱举,治平有象、乱萌不生。
    他行法家之事,却排斥法治。
    而且他非常地固执。
    任何一位勇于改革的人,哪一位不是极其固执的人?
    商鞅就是偏执狂,王安石被称为拗相公,张居正也固执坚毅。他们坚持自己的理念,把它坚固成岗石,才能排除万难,勇往直前。
    室内一直寂静着。
    张居正心里发虚。
    他太清楚自己这位学生的手段了。
    但他心里还存着一份期盼。
    科试改革,是君臣之间第一个有着巨大分歧的难题。
    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张居正有自己的想法,也希望看到朱翊钧的态度。这是一个开端,如果君臣能够默契地把这个难题妥善解决,后面的新政改革就能十分顺畅。
    朱翊钧心里也在盘算,他清楚这是一次考验。
    但是朱翊钧知道,自己不可能在这件事上妥协。
    不改革科试,选材录士的渠道还掌握在旧派手里,后续的改革会越来越难推。
    从嘉靖四十一年,杨金水赴东南,自己就开始培养新派人才。
    数年下来,已经培养出大量的人才。不敢说是最合适的,但比旧派的那些道德君子要强得多。
    现在要想法把这些人安排进庙堂里,逐渐让他们成为大明文官主流。
    朱翊钧也无法预判,改革到后面,他一手提携的胡宗宪、谭纶、王一鹗等人,还会不会支持自己,支持改革。
    这些人都是科试正途出身,正统的儒学弟子。
    就像严嵩当年立志要以王阳明为楷模,没想到最后成了大奸臣。
    自己提携的那些人,位高权重后,立场会不会转变?
    只有把代表新兴利益集团的新派人才,充实在中枢和地方,与旧派势均力敌,互相制衡,自己才有底气面对一切转变。
    兵权只是最后的底线。
    一味地靠杀戮,靠武力镇压,终究成不了事的,还会遭到反噬。
    朱翊钧开口道:“张师傅,科试不改,选材取士就一直掌握在他们手里。吏治考成,清理一批,他们补上一批。
    野草除不尽,春风吹又生啊。”
    张居正心里一喜,皇上愿意谈,那就是大好事。
    于是他先把自己的底牌亮一张出来。
    “皇上英明。臣也认为,新政改革,考成吏治只是权宜之计,更重要的是清本正源,梳理选材录士之路,这才是道。
    只是大道如何修正,还需慎重考虑。国朝立朝以来,尊名教,以理学为本,两百年来,百万学子读的都是经义,习的都是制文,朝廷也是以此抡才。
    现在突然大变,还变得面目全非,百万学子无从适应,臣担心会出大事的。”
    朱翊钧缓缓说道:“张师傅所言,老成持国,你也赞同改,那觉得怎么改?”
    “皇上,臣建议复唐宋故例。把乡试会试,分成进士科、律科、算科、博学科,分门别类,抡才录士。
    既然科试已归正道,臣建议可取消吏员招录考试,合归于乡试会试各科中。臣以为,这才是稳妥上策。”
    张居正算盘打得很精,学前宋科试故例,以进士科为正科,其余律科、算科、博学科为杂科。
    正科占八成名额,杂科占两成名额,然后还形成鄙视链,最后的结果还是“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此岂得为好儿耶?”
    历史再次回到老路上去。
    但张居正的话不无道理。
    百万学子啃了几十年的八股文,突然你告诉他们,不考八股文了。
    会不会疯?
    会不会出几个黄巢、洪秀全?
    为何要把张居正推到前台去主持改革,自己躲在幕后?
    一是有他做缓冲,万事不至于弄到没有转圜的余地。
    自己亲自下场冲在最前面,万一发生重大冲突,被直接将军,怎么办?
    学乌鸦哥掀桌子?
    一天饿三顿,手下人都跑光了。
    二是自己现世是大明天子,前世是资深公务员,跟官吏士子立场截然不同,感受和思维方式也不同。
    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理念也不同。
    自己觉得大不了的事,他们却觉得地动山摇。
    自己觉得重如泰山的事,他们却觉得轻如鸿毛。
    那张居正就成了自己的雷达。
    他既是官员又是士子,自己的新政要是连他都极力反对,那就意味着戳到官员和士子的肺管子了。
    这时就要想办法如何迂回地解决问题,而不是蛮干。
    自己可是大明头号大地主,阶级立场限定了,不可能推倒一切重新修筑高楼大厦。
    不过自己对改革科试,早就预想到会遭到反对。只是没有想到反对如此强烈,在张居正这里就被打了回来。
    朱翊钧想了想,点头道:“张师傅这个建议好。
    先确定一点,朕和张师傅达成第一个默契,科试必须要改。”
    张居正马上答道:“皇上,臣赞同科试必须要改。”
    “现在问题是怎么改才妥当?”
    “皇上英明。”
    “张师傅,把你说的那些科试改革想法拟个条目,呈上来,我们君臣二人好好合计合计。”
    朱翊钧的话让张居正欣喜中掺着忐忑。
    皇上虽然表态说可以好好谈一谈,可皇上是那么容易改变主意的人吗?
    坚毅不可夺志!
    这可是世庙皇帝说的。
    谁知道皇上要玩什么手段?
    不过皇上知道轻重,明白政治上的事,必须通过政治手段来获取。如果非要通过武力去强求,只会适得其反。
    那就好!
    老夫拭目以待。
    唉,脑壳痛,跟那些奸猾官吏斗,还要跟皇上斗。
    “皇上,海瑞到了。”祁言在门口禀告道。
    “海公来了,朕正等着他。”朱翊钧转头对张居正解释着,“海公马上要去江苏赴任。朕想跟他聊聊,只是这几日既是端午节,又是朕的寿日,宫内宫外祝贺,繁文缛礼,脱不得身。
    今天趁着有空,跟海公聊聊。”
    一听到海瑞的名字,张居正的心直抽抽。
    这位一去江苏,首当其冲的就是自己的恩师。
    到时候自己怎么办?
    是施以援手,以全师生之恩呢?还是坐视不理,被天下人唾骂?
    张居正连忙答道:“江苏是天下财赋重地,但地方吏治一直浑浊不堪。有海公出镇巡抚,内阁放一万个心。”
    内阁放一万个心,我是要操碎了心。
    很快,海瑞在门口等待召见。
    朱翊钧看了一眼张居正。
    完蛋,你们俩关上门密谋,恩师危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