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09章 成功入圈
    “说的不错,但是我觉得改变不了什么,不如好好把重心放在别处上要好。”等冯运走后,冯家伦突然出现在陈熙面前。
    “冯哥,那可未必,有些事情可能迟早会发生,但总有解决的办法。”
    “哦?你有什么办法?为什么刚刚在会上不说?”
    “那是因为现在说了没用,你也说过现在改变不了什么,但不代表以后改变不了,时机未到。”陈熙眨了眨眼。
    “你个滑头,又跟我来这套。”冯家伦笑着摇了摇头,然后继续问道:“是不是还在生我不出资支持项目?”
    “那倒没有,我那项目需要的资金太大了,冯哥你就是想要支持,怕也是有心无力。”
    “哈哈,你这家伙,真是伶牙利齿。”冯家伦拍了拍他的肩膀。
    半小时后,陈逸枫看着入口处稀少的人流,不由脑门全是问号。
    这小子怎么还不出来?
    “老陈,你在这干嘛?呼吸新鲜空气吗,刚刚冯总才说雾霾问题呢。”梁樟突然出现在陈逸枫身后,把他给吓了一跳。
    “卧槽,你走路没声音的呀。我在等我家那臭小子呢,发什么疯,居然在会上乱讲话。”
    “我觉得他说的不错,真是虎父无犬子呀,你别老骂孩子嘛,我觉得我们年轻的时候也是敢拼敢说的,现在年纪大了,反而变得有些畏畏缩缩的了。看到他就像是看到了曾经的我们,不是挺好的嘛。”
    “废话,又不是你儿子,说的再多也影响不到你。”
    “老陈,你真的是想太多了。”梁樟不解的摇了摇头。
    “那小子呢,怎么还不出来?”
    “我刚刚好像看到他从另外一个门走掉了。”
    “那你不早说,还在这挖苦我。”
    “哈哈,不说这些,晚上一起聚会。”梁樟不等对方拒绝,拉着他胳膊就往停车场走。
    华京,大华国新海归协会。
    “这是什么扯淡的东西,时间银行,我还时空穿梭呢。”会议室里,有人看着荧幕上的计划书忍不住调侃道。
    “我觉得这个项目挺好,可以刺激协会会员的积极性。”杨枭摸着下巴。
    不远处站着解说计划书的男人,正是被陈熙拒绝掉的张立恒。
    “这东西就是不切实际,如果按照时间来计算贡献度,那人人都费时间,人人都偷懒不干活,或者是磨洋工,协会还不要被拖垮了?人都有私心和惰性的,如果一个人每天使足劲干活八小时,还有一个人每天摸鱼八小时,结果拿到的工资都是一百块钱,谁还会拼命?这不跟以前的……”一个青年立马就用尖锐的话指出了其中的弊端。
    “你有什么资格指责这个模式,现在的生活都是我爷爷,我姥姥那一辈拼下来的,不是你,你是坐享其成者,你没资格评判某些企业的运营模式。”
    “冷静,冷静。”
    杨枭突然间暴走了,旁边戴着眼镜的教书匠被吓了一跳,连忙起身喊道。
    “抱歉,刚刚有点太冲动了。”几秒后,杨枭像是换了个人,面带笑容的坐了下去,顺便还跟刚刚的青年道了个歉。
    “整个时间银行还不完善,本来这是一个志愿者项目,但要是用到海归协会上还需要改一改的。”被吓呆了的张立恒结结巴巴道。
    “无妨,等你想好怎么改再来找我。”杨枭点了点头,等到张立恒离开会议室后,他又说道:“今天我去青年海归协会那边看了一下,恰巧还与他们的会长碰了个面,人家那边的发展可比我们这么要快多了,不过暴露出的问题也多。我与他们的指导员郑伟私底下聊过,想要我们协会快速发展,那必须要有稳定的项目来支持,在上面的支持下,我们协会决定与部分华企合作,共同推动经济发展……”
    此言一出,在场人都是眼前一亮。
    之前协会就是缺钱,现在钱送上门了,他们自然也都是心里高兴。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晚上,华京某饭店。
    “陈总今天在会上的发言很犀利,不过也不用太担心什么。你在会上即使说的更多,那也不会有事。但是,必须要按照游戏规则来玩才行。”
    “是啊,这做企业难,在国内做企业更难。想要一直做下去,那就要依靠强大的关系网,也就是组队!”
    饭桌上,一帮知名企业家挨个发表着意见,陈熙坐在冯家伦身边默默地听着。
    “这组队也是有讲究的,有的人是明着组队,有的人是暗地里组队。其实不管怎样,他们组队的消息最终还是会被人知道的。当然,还有一种组队嘛……那就是明面上我们是敌人,但私底下我们却是朋友……”这时,一个胖乎乎的老板得意的解释着。
    陈熙记得这个家伙,好像是个搞化工的,身价也不低。
    “今天开完会,整个华京不知道有多少饭店在组局。陈总你今天代表的是留学通前来开会,那肯定对教育行业有很深的了解,我看你在会上似乎是欲言又止,那肯定是想发表和教育有关的看法,能说说最近有什么新的赚钱项目吗?”有一个老板打趣的问道。
    陈熙明白,一般搞饭局,开头总有人会说些有趣的事情,这样可以带动一下气氛。这里他年纪最小,也是新加入的,自然会被人挑出来验一验成色。
    “哈哈,项目倒是有,不过那是外国人的赚钱项目。”
    “没事,但说无妨。”
    陈熙的话勾起了老板们的兴趣,之前发问的人摆了摆手让他继续说。
    “我在国外留过学,留学生在全球那是很常见的,大家也都知道。但你们知道留学一年要多少钱么?”陈熙清了清嗓子,先抛出一问。
    “这要看在哪个国家,哪个时期了,不同国家不同学校的学费、最低生活费、汇率也都不同,不好评价。”一个老板先答道。
    “就我公司员工的孩子在大漂亮上学,一年费用差不多是三五十万左右,但我家孩子嘛……”一位年长的老板说到一半有些不好意思说了。
    “哈哈,肯定的很多。”另一人调侃道。
    “是的,每个人的家庭背景不同,父母的教育方式也不同,给的钱多钱少是不固定的,但这留学总是要费钱的。我们能去别的国家留学,别的国家人也自然能来我们这留学。全国各地有很多大学,新庐也是一样。我最近在新庐大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学里突然来了很多留学生,这里面九成差不多都是非洲人。但是我觉得他们并不是来当留学生的,而是把留学当成了一份职业。大学几年,每个阶段都会换一所学校,学费全免以外还能得到高额的奖学金,而且假期还有免费旅游,并有非常积极的女同学全程陪同当导游。人家一句:我们是一家人。就能享受更高的待遇。我问了一下,这一年的奖学金就好几万块钱,但是据我询问,他似乎学习并不好。这也就算了,问题是他一个大学还读了好多年,甚至熬走了下一批学生。等到毕业,这留学生美滋滋的把钱一卷带回非洲开公司,你说这是不是个赚钱的好项目?”
    “哈哈哈。”
    “可以可以,的确是个好项目。”
    陈熙随口讲的一个小项目,让在场的人开怀大笑,包厢里的气氛瞬间就被带动了起来。
    “今天开会到场的老板有很多,说是来探讨国家未来发展的,其实都是想听听有什么最新动向,好为自己的企业牟利。”这时,冯家伦开口道。
    “嗯,情理之中。”陈熙应了一声。
    “你在会上说的那句话不错,现在有很多老板赚了钱后就转移到了海外,这看似合理其实又不合理。我给你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村子很穷,村长召集众人开大会讨论该怎么把村子变富。最后想出了一个办法,全村凑钱将几个被选中的年轻人送到大城市里发展,等他们出人头地后再回村子改善村子的情况。结果嘛……人心都是自私的,那些年轻人发达后却忘记了当初的承诺,以及乡亲们的付出,全都选择不回来了。你说这像话吗?”
    “哈哈,不像话,知恩图报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嗯,你还年轻,也刚回国,有些事情要永远记在心里才行……”冯家伦满脸堆笑的跟陈熙说着话,眼睛却扫向众人。
    “现在行业竞争很大,不少企业都从竞争转为合作。我听说有部分物流公司合作,将为某平台提供运输服务。不单单是物流这一个行业,其他制造业也差不多,小企业想要抱团跟着大厂混,虽然老板是赚钱了,但企业的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被吞并!等到大厂规模越来越大,员工越来越多,大厂会因为没有外界压力而选择另一个做法,那就是减少成本开始裁员,这不是个好现象……”
    “前几年虽然开始实施了企业反垄断法,但是力度还不够大。但我觉得,反垄断法以后会加强力度,所以嘛……企业的合理发展速度还是很关键的。”
    在冯家伦说完后,两个老板一前一后的抛出了个新话题。
    不得不说,能当上大老板的,不少眼光还是很敏锐的。
    “正所谓枪打出头鸟,企业做的太大有时候未必是个好事。”
    “稳固发展,不要太落后也不要太拔尖,方为长久之计。”
    又有两位老总加入了讨论。
    呵呵,一个个都比猴还精。等到时候做大了,就由不得你了。
    一个企业里股东一大堆,不是你想不发展就不发展的。
    “陈总,听说你一直呆在土澳,那边又是个什么情况?”一个戴眼镜,国字脸,穿着灰色西装的男人突然开口。这时,其他人也顿了顿,将目光齐齐看向陈熙。
    “都差不多,企业垄断在哪里一个样。只是一个能不能管得住的问题,有的地区官方想管管不住,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但就算管不住,官方也不会放弃,而是想温水煮青蛙。西方一些地区的资源命脉被不少资本家垄断,这是很危险的事,官方也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陈熙喝了口茶。
    “别光喝茶呀,来来来,上酒。”一个瘦高个挥了挥手,示意服务员过来。
    虽然陈熙不喜欢这种酒文化,但在座的身份都差不多,也不好驳了别人的面子,也就端起酒杯喝了一口。
    辛辣的白酒入喉,让他有些不太适应。
    上一次喝白酒好像……嗯,好像是在土澳同学聚会上……
    说句实话,酒有那么多种类,陈熙最不喜欢的就是白酒,完全就是喝不惯。
    在座的有十几位老板,有一半是他不认识的,不过能跟冯家伦坐到一桌吃饭的,也应该不是什么小角色。
    “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不少搞电动汽车的企业,他们称呼这个叫新能源汽车。前几个月刚刚公布了一条新政策,也就是实施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我们的国产传统汽车,也就是油车,相较于国外品牌一直没有什么竞争力。这些车企说要大搞新能源汽车,未来能实现弯道超车。听冯总说,陈总在土澳是搞汽车生意的,你说这可行吗?”一个白白净净,有些书生气的老板看向陈熙。
    一连被问好几个问题,似乎大家都对他这个年轻人很感兴趣。
    陈熙认出,这人是一家投资公司的老板,算是以前的同行,还算比较有名气。
    “搞新能源汽车可行,但说什么弯道超车那是不存在的。据我了解,就制造新能源汽车的那些设备,大部分其实都是进口来的。这就和造油车差不多,我们的角色还是停留在加工组装上,只不过这个电车的难度没有那么高,不需要太依赖什么国外的技术。
    但是你造了那么多汽车总要卖掉吧,现在国外并不太能接受这种产品,那就只能内销了。我个人是比较喜欢新东西的,但我很少会真正使用它。如果我是个电车车企老板,我是不会去开电车的,而是会将产品卖给别人,因为这个产品不适合我。
    电车主打的优势就是充电便宜,也就是给经济实力一般的人使用的,有钱人压根就不会在乎汽油什么价。现在既然有补贴,我觉得可以搞……”陈熙说一半藏一半。
    “你说现在到处都在建商场,有些商场的建造速度好像都相同,都控制在十八个月以内,这是为什么?”之前那个国字脸、戴眼镜的男人又开口道。
    “一些地区,如果引进了比较著名的商场可以带来显著的发展,例如提高涗收,解决就业。这建造速度嘛……那是因为地及市有些人的任其差不多是这个数。”陈熙说完,调皮的眨了眨眼。
    “哈哈好,我还以为你要说些其他的呢,懂的很多嘛……太适合在华京混了。”戴眼镜的男人大笑着拍了拍手。
    其余人也纷纷展露笑颜,那情形仿佛是师门中新收入了一名弟子,而这名新弟子刚刚成功通过了考验,让一众师兄满心欣慰。
    这一刻,陈熙也算是融入了这个圈子。
    冯家伦有些诧异的看向身边的青年,他有些搞不懂了,一个常年呆在国外的人,怎么会如此熟悉这边的情况。
    要知道,这些东西即使是常年生活在内地的人都不一定清楚。
    此时,距离他们数公里的另一家饭店包厢内。
    陈逸枫正与一众华大的老同学进行商业互吹。
    “老陈,想当初你说要在华京发展,结果又跑回老家了,现在又跑回来,看来你对这里有很深的执念啊。”海儿集团的老总调侃道。
    两人关系算是很不错的,以前就喜欢开些小玩笑。
    “哈哈,新庐那个小地方没有什么发展前途,还是要去大城市。”陈逸枫笑了笑。
    “其实,我们这些老同学毕业后也都去别处混过,不少后面又都回来了,我觉得还是这里好。”另一个老总说道。
    “今天在会上我们可都不敢说话,还是你胆子够大。”
    “我看除了陈总和冯运外,还有一个年轻人也说的很猛。”
    “那个听说是陈总儿子,是不是啊?”
    其余三个老板加入了话题。
    “哎,他出国早,我以前管得少。天天自以为是,到处乱说话,简直就是把会场当成了家里……”陈逸枫一想到这事就来气,嘴里不停的说着儿子今天的冒失。
    “我看着也没什么不好的,提出问题,指出错误,这不就是领导想看到的么。再说了,人家是年轻人,本来就比我们有优势。领导就算再不开心也不会和年轻人计较不是?有句话叫什么来着……对,童言无忌。”海儿集团的老总出言安慰。
    “还童言无忌呢,他都是大人了。”陈逸枫一阵无语。
    “先不说这个,现在国内的贷款人数越来越多,你们猜这是为什么?”一个地中海头型的老总,试图转移话题让饭桌气氛活跃。
    “想要钱了呗!”有人回答。
    之前提问的老总听完笑了笑:“在别的国家,人们贷款大多数是为了消费。而在我们这却不一样,我发现大多数贷款的人都是为了创业。这很奇怪……经过我们公司团队的研究发现,年轻人觉得创业是发家致富的唯一途径。他们大部分人都喜欢看一些电视剧,就是吊丝逆袭,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跑去做生意。”
    等众人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后,地中海又说道:“但是生意岂又是那么好做的呢,创业成功的人少之又少,那些人其实完全不具备创业的特点,甚至连个好项目都没有,还一根筋的往前冲。大多数我看了,都是在模仿同行,例如这条街开早餐店赚钱,那一堆人就纷纷效仿,搞到最后没一个赚钱的。所以我又做了一个市场调查,我想知道这些人为什么一点特别的想法都没,还无脑的想去当老板。结论就是,他们大部分都说,老板这不好那不好,老板赚的多却给他们的少,当员工会被剥削等言论。”
    “哈哈,那等他们当上老板后,不也是在剥削别人吗?他那不是觉得老板不好,是觉得自己没当上老板不好。我觉得就这种提倡创业好的事情,就应该多在网上发,这样我们的贷款业务才会更多。这样不好,我觉得要改一改。我们这些老板可以在网上把个人资料稍微修改下,写成一篇励志的奋斗史。把自己以前写的要多穷有多穷,让他们读完后感觉能热血沸腾,纷纷效仿……”一个投资公司的老板大笑道。
    “也不能这么说,这借出去的钱总是要拿回来的,失败的人越多,金融公司的坏账率也就越高。数字一旦增大,那金融公司也会随之倒闭。”另一家投资公司的老板一脸担忧。
    陈逸枫听到这话后也是心事重重。
    自己的资金都在外面,如果一旦收不回来,那不就完蛋了?
    “这个不要紧,可以通过打包不良资产的形式卖给第三方,也就是债权转让。”这时有人提出了解决方案。
    “你是让别人来替我们要帐?那窟窿也很难补上呀。”
    “难补总比不补要好,别人买我们出售的资产包,我们也可以买别人的呀,这互相搞来搞去,窟窿不就平了么。”
    “你这话说的,怎么让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那句话叫什么来着,好像叫易子而食。”
    “哈哈哈。”
    几个老总听完大笑起来。
    在距离他们所在不远处的一家高档饭店包厢内。
    徐家此时正坐在椅子上,听着面前的一群老总吹牛13。
    “哎呀,我今年又买了一架私人飞机,那空姐……不对,那空间……啧啧啧。”一个肥头大耳的老板,摇晃着脑袋吹嘘道。
    “哈哈哈,说漏嘴了吧。你都买了一架飞机了,现在又买。一个人难道能同时坐两架飞机,你还能会分身术呀,这一看就是在转移资产,小心点。”旁边,一个脸上有颗大黑痣的男人笑着拍了拍腿。
    “这有什么,国外哪个老板没几架飞机和游艇的。不说飞机,就汽车很多人就有好几辆。对了,徐总你那个文艺团……”
    “今年准备注册公司,将它正规化,以后就叫做恒小歌舞团,到时候好好给你们露两手。”徐家嘿嘿一笑,接着说道:“我今天在会上说要在全国大搞房地产建设,这资金……”
    “资金好说好说,我已经帮你找好人了,点位到时候再谈……”肥头大耳的男人举起杯子跟徐家碰了一个,似乎并不想一次性把事情给敲下来。
    深夜,回到酒店的陈熙躺在床上,他的目光游走在昏暗的天板上,心中涌动的情感如同夜色一般复杂难辨。
    今天的一切,似乎正微妙地与前世生活中的某些片段重合,勾起他内心深处的记忆,既熟悉又陌生。
    兴奋与不安的情绪在他胸膛里交织缠绕,如同夜色中的暗流,难以平息。
    翌日,正在床上呼呼大睡的陈熙忽然感到周遭的世界似乎轻轻摇晃了起来,将他从沉睡中微微唤醒。
    “卧槽,尼玛下次再也不喝酒了。”他猛地睁开眼,边揉着隐隐作痛的脑袋边嘟囔着,脚步踉跄地朝着卫生间蹒跚而去,浑然未觉床头柜上那瓶矿泉水正泛起着层层细腻的涟漪。
    怎么感觉哪里不太对劲?
    一手扶着腰,另一手托着管道。
    水龙头窜出的液体落在马桶内,掀起的水似乎比平时要大上一些。(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