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养慧十载,孜孜不怠
岁月悠悠,十载春秋转瞬即逝。五柄龙之屠刃,用滔天杀伐,重塑了天地乾坤。
这十年间,天下风云激变翻涌,朝廷也好,江湖也罢,新旧势力几经更迭。朝堂上的权谋斗争愈演愈烈,新贵与旧臣的较量如同烈火烹油,令人目不暇接。
江湖上,无数草莽豪杰,为了争夺天地人三榜的排名,亦是纷争不断,腥风血雨从未停息。
随着大夏邸报的发行,一名名饱受王易智慧熏陶的学士,走出经阁,入住九州各地书院,开启了诸子百家学说的复兴。
时至如今,大宋武运昌隆,文运鼎盛,国力日益强盛,给予周边诸国的压力越发巨大。
辽国、吐蕃、西夏以及诸多异族部落,在这样的压力下,渐渐形成了攻守同盟,就连大理也参与了其中。
大宋坐镇中原,与诸国彼此战争不断,虽只是些小规模的摩擦试探,但明眼人都知道全面战争已然不远。
汴梁,御书房。
低头静立的近侍太监,发出一声闷哼软瘫在地,抽搐几下后便没了生息。
太易赵熙漠然抬头,待看清来人后,随手放下朱笔,淡淡道:“太祖,还不死心么?”
赵匡胤金袍罩身,龙行虎步的来到御案前。他双手负后,横眉冷对道:“大宋始创于朕,可如今朕却全然成了外人,你让朕如何死心?”
太易赵熙缓缓起身,眸光淡漠的凝视着赵匡胤。他衣袍飒飒,长发飞扬,如龙出渊的恐怖气机透体而出,执掌乾坤的霸道神意弥漫虚空。
“剑门,段思平。星门,慕容龙城。天门,逍遥子……这三人所求不过开宗立派,广收门徒。他们位居天榜,这点薄面朝廷得卖,这也是天榜强者应得的尊重。”
“但你之所求,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别说太易真人不许,朕亦然不许。太祖还是将这不该有的心思打消,免得徒惹他人笑话。”
赵匡胤眸光一凝,霸道拳意罩体,冷然道:“好好好,太易道人当真舍得!朕的好世孙,你可要想清楚了。大宋如今四面楚歌,局势可谓是危如累卵,多一位大宗师坐镇,便多一分安稳保障。”
“还有,那太易道人的手越伸越长,你当真一点也不在乎?若是任其为所欲为下去,大宋恐有倾覆之危。”
上次见面时,对方也才迈入宗师境没多久,这才小半年不见,一身气机比之他都弱不了多少,仙丹之能当真名不虚传。
太易赵熙嗤笑一声:“少危言耸听,若非太易真人强取了不老灵泉,你四人岂会步履尘世?太祖求长生时未在意这些,如今怎地突然在意了起来?”
说着敛去一身恐怖气机,施施然的坐下,看着脸色难看下来的赵匡胤,淡淡道:“朕这里没有便宜好捡,大宋亦是。太祖既然已死,那就少些不该有的心思。”
赵匡胤眸光闪动,回想起十年前的那一幕,心神依旧止不住的摇曳。
长春谷外,道人踏空而来,一双铁拳横推无敌,生生将他与逍遥子等人打服。其取走不老灵泉时,留下了一句话:“不老非长生,几位若真想求长生,可师法贫道的补道之法,若能走通,长生唾手可得。”
也是自此,他们四人便开始了步履尘世,多番细查之下,对太易道人口中的补道之法,有了各自的理解和感悟。
段思平在大理无量山,立下剑门。慕容龙城在燕子坞,立下星门。逍遥子在天山,立下天门。而他……意在太祖皇尊位。
他乃大宋太祖,本该是几人中最具优势者。可多番折腾下来,竟还不如根基浅薄的慕容龙城和逍遥子,这让他如何忍受的了?
赵匡胤深呼一口气,沉声道:“太易道人,声威渐浓,你就不怕有一天这大宋江山改了姓?”
“不怕,就算真改了也无所谓,只要不妨碍朕求长生就行,况且太易真人哪会有这个心思?”太易赵熙耸耸肩,一脸的无所谓。
“你!”赵匡胤一阵气急,抬手就想喝骂出声,可话到嘴边却又说不出口。
太易赵熙眸光微闪,淡淡一笑:“太祖何不去九州之外看看?如今,佛门在东瀛小岛发展的不是很好么?”
“墨家机关船纵横四海,往来也算方便。天地如此广大,太祖何必执着于此?以太祖之能,何必自困于大宋一隅?”
“朝廷对前往海外开宗立派的势力,向来是不余遗力的支持。太祖若有意,朕自会大开方便之门……”
赵匡胤眸光沉凝,冷声道:“朕所求,你当真不允?”海外他去过,入眼尽是蛮夷之流,根本没有布道演法的土壤。就算费大力气施行教化,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可成。海外注定死路一条,自然不可取。
“不允!”太易赵熙神情同样冷了下来。
如今朝局好不容易维稳下来,若是多了位心思不纯的太祖皇,局势必将再生动荡。别说易主不允,就算是他同样不允。
“好,好得很!”赵匡胤一阵咬牙,若非忌惮坐镇经阁的太易道人,他真想让眼前这混账东西,好好重温一下赵氏家法。
太易赵熙提起朱笔,淡淡道:“慢走不送……”言罢不再理会对方,随手拿起一份奏折批阅起来。
“希望你到时别来求朕!”
赵匡胤脸色铁青,轻甩袍袖转身就走。既然此路不通,那就只能再寻他法。
……
夜色如墨,汴梁灯火渐熄。
皇宫,经阁。
童贯缓步来到书案前站定:“易主,这是下期邸报的内容。”说着将一份大夏邸报递了过去。
王易放下毛笔,接过邸报翻阅起来,盏茶功夫后,放下邸报沉思稍许,缓声道:“天下武学总纲的刊印可以开始了,此事便交由你全权负责,勿要让贫道失望。”
童贯神情一愣,灿灿一笑道:“教书、育人、养慧,十载布局,终是到了开结果的时候。”
如今大夏书院遍布神州,国民教育如火如荼,文革之火燃遍九州。如此丰功伟绩之下,无数大儒为易主四处辩经说法,太易妖道之名自此隐匿,易圣之名隐隐可闻。
王易微微摇头:“开结果为时尚早,利用好大夏邸报,春风丝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引导,方是最为上层的手段。”
童贯了然的点点头,掌管大夏邸报一切事宜的他,自然再明白不过此物的厉害:“易主放心,人家知晓轻重。”
王易抬手点了点桌上的邸报:“再改改,突出一下海外诸州的富硕,慢慢将世人的目光引向海外。没什么事的话,下去忙吧。”童贯眸光微闪,若有深意的瞥了眼窗外,拿起桌上邸报,盈盈欠身一礼,转过身,步伐轻缓的离去。
没一会,窗外一青袍道人现身,他一步迈出,便来到书案前站定。
“文渊楼楼主,无涯子,参见阁主。”
无崖子抬手一暨,态度恭敬的见了一礼。
“不必如此见外。”王易说着,瞥了眼窗外夜空。
无涯子迟疑稍许,还是硬着头皮,道出了此行目的:“家师逍遥子……想来拜会一番阁主……”
“有趣……”王易挑眉,面上浮现淡笑:“为了见贫道一面,都求到你头上来了……”
无涯子讪讪一笑:“家师有苦难言,只能由我代为牵线,还望阁主勿怪。”
“逍遥子道友,既已到来何不现身?”
“无量天尊……真人实力远胜往昔,已然有了成仙之象,真是可怖可畏,让人艳羡……”
逍遥子一袭素色道袍,白发白须,肌肤嫩如婴孩,淡雅出尘的气质,尽显一身仙风道骨。他一步来到无涯子身旁,抬手一暨,满脸的艳羡之色。
在他的感应中,太易道人越发的空无了,似随时都有可能羽化而去。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对方已然触摸到了返虚的修炼……这可是成仙之机,他孜孜以求一生的执念。
无涯子面露惊愕,惊诧道:“阁主要成仙了?”
王易失笑摇头:“成仙之路遥不可及,贫道如今尚处于筑基阶段,只能勉强算是入门。”
“勉强入门?真人莫不是在说笑?”逍遥子一脸的不信。
“有何可说笑的,事实便是如此,贫道也无兴致与你二人说笑。”王易语气很是平淡。
逍遥子一脸茫然,喃喃低语道:“不是说笑……”
对方实力有多恐怖,在长春谷一战中,他有着极为深刻的体会。
那一双无敌铁拳,那匪夷所思的巨力,那防御无双的钢筋铁骨。拳破真罡,脚碎山丘,一举一动,降龙伏虎之力相随。
碾压!毫无悬念的碾压。
一场单方面的虐打,将他们四人的心气尽数打散,他费了近五年之久,方才稳住那颗摇摇欲坠的道心。
若如此恐怖的实力,都只能算是入门的话,那他这点实力算什么?所谓的天下至强者,岂不成了笑话?他孜孜以求了一辈子的长生,算什么?虚幻么?若一切都是虚幻……
王易见逍遥子面色变幻无常,体内气机渐渐紊乱,有了走火入魔之象。蹙了蹙眉,张口轻叱道音:“前!”
这是道家九字真言中的,前字音。
结合自身神意,有摄神凝心之效,长久修持,能凝不动不惑之道心,是最为上层的修神之法。
陷入迷惘的逍遥子,猛然惊醒过来。他心有余悸的抹了把额头细汗,好险,差一点又陷入了自身迷障。
“多……多谢真人出手相救!”逍遥子一脸苦笑的拱了拱手。
无涯子一脸关切:“师尊……你还没有勘破魔障么?”
“为师一生所求都是为了长生,为了成仙。这是执念,是道心根本,想要勘破谈何容易?”
逍遥子一脸怅然,说到最后,忍不住发出一声喟然长叹,声音中充满了无奈和茫然。
王易敲了敲桌面,蹙眉道:“就你这道心,还求什么长生,修什么仙?心乃道基,纯净、清明、无我、无执……不惹尘埃。道心一证,永不退转!能被轻易动摇的算什么道心?”
“连自身心境都把控不住,却妄想长生,岂不好笑?长生若没有相应的道心持守,那长生便是毒!己之毒,亦是苍生之毒!”
无涯子连忙打圆场:“阁主,家师一时失言,勿要见怪,勿要见怪。”说着连连向逍遥子使眼色。
逍遥子默然良久,一脸苦涩的点点头:“真人说的在理,是老道修行的火候不够。”
他从不老长春谷获得神书,自此开始了步履凡尘的逍遥之旅。逍遥随性四字,足以道尽他的一生。一路行来太过顺风顺水,终究是少了一份磨炼。
“嗯,还算有救。”王易神情缓和下来,沉思稍许,淡淡道:“先说说你来寻贫道何事?”
逍遥子神情一震,连忙调整好心绪,正色道:“老道师法真人,已有五年之久。可在布道演法上,却不见丝毫成效。老道……这次前来,是寻真人答疑解惑的。”
五年前,他稳住道心后,便效仿太易道人之法,在天山开宗立派,开始尝试布道演法的修行。
可五年时间过去,不能说毫无收获,但收获可有可无,尽是些细枝末节的边角感悟。落差太大,让他有些拿捏不准,所行之路是否正确。
“梳理天下藏书贫道用了五年,复兴百家学说贫道用了两年,养育万民智慧至今已有十载岁月,不说其余旁枝末节的布局,光是在布道上的准备,贫道就用了十二载岁月。”
王易看着沉默下来的逍遥子,神情依旧平静:“布道演法,布道是种子,演法是果实。不给予足够的养分,果实如何能鲜美甘甜?”
“若布道演法如此容易,世间早已仙神遍地,哪轮得到你我这样的小修士染指?”
逍遥子和无涯子尽皆漠然下来,太易道人的这份耐心让人动容。十二载岁月,就只为了完善布道前准备,这份耐心,试问天下几人能有?
光是这份孜孜不倦的耐心,就足以让天下九成九的人自叹弗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