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一章 送节礼 1
    李诸回到家后,与敏儿说了里正答应帮忙找山地,又说了余大伯与张大伯的事,敏儿也认为这事是自己家整出来的,很乐意帮忙,便让李诸从她的嫁妆柜子里取出纸笔,立即写了封信,纸上的墨迹未干,余老头就到了。

    余老头一入了厢房便对李诸抱怨道:“看看,看看,那个张老头整的啥事,你家屋里头的鸡笼里那几百只小鸡仔,你家就这么点地方,养哪去。那院里的羊,养那玩意还不如抱头小猪回来养实在。明知你们刚分的家,什么什么也不教教小辈的。这不弄心。”李诸听后脸红了红,邓氏偷偷笑了笑,李诸不好意思的道:“余大伯,您来了。那羊是我买的。那鸡,不是张大伯的错,我不知道一只小鸡需要多少文钱,便给了一两多的银钱,没有说个准数,让张大伯都给买小鸡。这还是张大伯给省了三百文钱的。”

    余老头一听,脸色就黑了,心不舒坦,道:“得了,他办事不靠谱,你也不要替他兜着了。”一说完,他笑着对邓氏道:“敏儿,我听我家余钱说,你想托我送封信给你爹。”说完余老头磞着个脸,伸长了脖子,双眼盯着炕桌上的纸张,生怕邓氏不让他办。邓氏笑笑,折好纸道:“也不是什么要紧的,劳烦您老跑这趟了。”

    余老头道:“不劳烦,一点也不劳累,我把牛车也套了来,就停你家门口了,我马上给你送去。”也不待歇的,捉起纸就向外跑。

    李诸跟着余老头出门,看着余老头上车,驾着车走了方进屋。

    邓氏笑着对李诸道:“以前少出门,真不知道你们村的这对活宝。今天算是长见识了。”李诸笑笑。

    李诸看了看没什么需要他帮忙做的,便又提了个小桶,去羊棚那挤羊奶。李海哥仨跟着李诸出去帮忙。邓氏哄睡了滨滨,便拿起本《明经》读了起来,故意让李诸听得到。李诸经过昨日的独立动手后,今天情况有所改善,挤出来的羊奶均能留入桶里。李诸在院子里教李海哥仨挤羊奶,边竖着耳朵听着邓氏的声音。一派和乐融融。

    过了不久,李诸挤了一大半桶的羊奶,虽然这次也是洒了很多,但是和昨天比起来,显然是好了一半不止。李诸提着羊奶拉着李海,李波在后面看看李涛,也跟着入房了,李诸将桶放在炕桌上,李海对邓氏道:“娘,咱们学会挤羊奶了,以后都由我们挤吧。”邓氏欣慰的点点头。李涛拿着几个小木碗进来,李诸将羊奶分了,刚好是每人一碗。李诸去了厨房拿了个小勺递给邓氏。

    邓氏用小勺一勺一勺的喂滨滨喝。滨滨想到这羊奶在现代可是一奢侈品,只要与钱挂钩的滨滨都很紧张,她很欢快的都喝完了。李诸看后比任何人都高兴,起码买的羊没有白花钱。

    李涛看到滨滨一点一点的喝,小口泯了一点,他是不敢像二嫂及李嬷嬷那样一大口的喝了。入口一阵腥臭味涌入,李涛差点想吐,在喉处打个滚,看着自家小妹,喝得挺香甜,艰难的吞了下去,便一脸纠结的一点一点的喝下去。李海、李波看看滨滨、看看李涛,两人对视一眼,便把眼一眯,一口气咕噜咕噜的喝下去。邓氏及李诸也是把眼一眯,屏着呼吸,咕噜咕噜的喝下去。喝完后除了滨滨,一家人都用水漱了三五次口。

    酉时,张老头与余老头都驾着牛车回来了,两人齐头并进,谁也不服谁。两人的车上都是堆着东西。

    两人同时在李家门口停下,张大伯的牛车停在靠近门的旁边,当先驾着牛车冲进了李家,在羊棚旁停了下来,下车就要冲进李诸的厢房,动作一气呵成。余大伯被抢先了一步,黑着个脸,将牛车驾到李诸的厢房门前,车的尾刚好停在菊花埔旁,牛身横在李诸的厢房前,这驾车技术实在了得,且牛车刚好挡在张大伯的前面。余大伯则从右边下了自己的牛车。

    张大伯一看,如果要进入李诸的厢房,还需跨过余老头的牛车,立即沉下脸道:“你这老头,车是这样停的吗?你这辈子是没驾过车吧。你去看看,看看,谁家这样停车的,车停成这样,你这是找抽?你这就是不让人好过。”

    余大伯入了厢房,对李诸夫妇道:“敏儿,我已经将你的信带了给你爹,还将你娘及你大嫂备下的节礼带了回来。诸儿,你出来,咱一起把那礼归置归置。”

    张大伯这时提着东西,跨过余老头的牛车进入了厢房,道:“哼,办那么一点小事,还赶着上门邀功了,还要人家帮忙搬东西,咱丢不起这个人。”

    余大伯看看张大伯,可能觉得自家办的事确实少了点,脸红了红,站在一边也不说话了。

    张大伯一看这老余头吃憋,心里畅快,将手里的用红纸包的东西放在桌上,笑着与李诸道:“诸儿,我给你岳父家买了些一壶菊花酒,一百文钱,五种糕,各买了一斤,共二百五十文钱,两条鱼,共四百文钱,一匹布,五百文钱,和他们说了,是你家送的重阳节礼及敏儿大哥贺邓材轩中举人的彩礼。你们拜托买的节礼,我也给你们准备了十斤糕,分别有枣子糕、糙子糕、菊花糕、花糕、五色糕各两斤,每斤都是一样价,共五百文钱。我交待了店里的,每两斤糕就包成一包,共五份。想到你们一房都识字,便让店里的人在用张小纸写了糕名,没有糟蹋这红纸。”

    李诸听后道:“谢谢张大伯,你看你这心细的。”然后李诸到邓氏的嫁妆柜处取出三百文钱二十文钱,道:“张大伯,你给我们办事,没有让你出钱的理。这是你垫付的钱,还有你给咱们家办了两次事的工钱。”

    张大伯笑着摆手道:“不需要这么多工钱的。我给你送节礼,也办了其他的事的。”

    邓氏道:“您老这不是与我们外处了,这钱你收着,以后有什么事,需要您帮忙,我们才不会不好意思。”张大伯想想,是这个理,数了三十五文钱出来递给李诸道:“行,以后有什么事,你们直接上我家,我不在时,就告诉你张大娘也是行的。这工钱按我平时的价算,一事叁百文钱。共十五文钱”李诸接过钱,也知道这是行规,忙应道:“哎。”张大伯骄傲的瞪了一眼余老头。

    余老头看他们这一来一往的,事很快交待清楚了,张老头这办的件件是实事,便有点糯糯。李诸将二十文钱塞给余大伯,然后道:“余大伯,您老跑这趟也不容易,谢谢了,这是给你的工钱。”

    余老头忙推辞道:“不用,真不用这么多,我就是一跑脚,什么也没给你家干。怎么可以要你们家的钱。快收好,你们这刚分的家,节礼钱、药钱、坐月子的钱,放着些防身钱也好,快快收起来。”李诸直接将钱塞到余大伯的手上,邓氏也说道:“求人办事不给办事的工钱,这不是事的。”余大伯听后,收了李诸的工钱,李诸立即松了口气,余大伯数了十七文钱给李诸道:“还是按平时的价收吧。”李诸及邓氏都点点头,也不再推托,收下了钱,毕竟他们家现在确实是急钱的时候。

    张大伯、余大伯都是热心人。帮忙李诸将邓举人家备的节礼从余大伯的车上搬入房,这时余大伯家的牛家停得靠近厢房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

    邓家给李诸家准备了一包枣子糕、两只老母鸡,一个猪前脚,一块肥猪肉。

    张大伯及余大伯不肯留晚饭,卸下东西便离开了。

    邓氏将张大伯代买的糕分了分,每一种糕都拿了点出来,以便一家人明儿吃,又取了一点给李海哥仨现在吃,解馋。邓氏将糕分了五份,分别是李诸爹娘的、大伯家的、大哥的、二哥的、里正家的,张大伯家及余大伯家的,爹娘、大伯家、里正家的、大哥家、二伯家的都用红纸包好,张大伯及余大伯家的,则另外用竹叶包好,毕竟他们两位都知道这买糕的红纸的事。

    李诸拿着邓氏分好的糕点,从离家远的开始送。先去了里正家,里正家的给了李诸一包红糖。然后是张大伯及余大伯家的,两家给了李诸一些拇指大小的小鱼、小虾,是两家的孙娃今天一起在河边捉的。大伯家的回得厚,有一瓦罐的白糖,大伯说他们家都不太喜糖,让李诸拿回家给李海哥仨小吃。李诸回家后,将各位的回礼,回房一一摆放好。拎给大哥家,李氏欲留饭,李诸不愿,说还要送节礼。李氏便包了一包锅巴塞给李诸,说这样今晚就不需要另外做饭了。李诸说不过李氏,便收下了。

    李诸回自己的小厨房,用小水热开水,在锅里架了小盘,装着锅巴,在小灶上架上了邓氏的汤,今晚的饭就成了。李诸带上给爹娘的糕,又拿了条鱼,上了爹娘的厅堂。